吳三桂要為自己做打算了。

他不覺得韃清還有反撲齊魯的可能,反而覺得秦朗有掀翻韃清底盤的可能。

這個關鍵節點就在明年開春後。

養精蓄銳已久,同時又兵力擴大了很多的秦朗,再要揮師向北,就韃清七拼八湊來的那些兵馬豈能抵擋的住?

但京城是重中之重,一旦真有了危機,韃清即便會放棄西北放棄湖廣贛西,多爾袞都不會放掉京城的。

到時候多爾袞少不了要抽調各地兵馬回援……

吳三桂並不認為韃清一戰就會被滅掉,但他真不看好韃清的未來。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事人物,同時又有金陵這個二道訊息來源,吳三桂對於秦朗治下的齊魯有著很深切的認知。

是的,多爾袞集結了手下全部的精銳,或許能逼停秦朗的腳步,甚至挫敗秦朗的攻勢。但多爾袞不可能徹底的剷掉秦朗啊。

別的不說,就秦朗現如今於齊魯設立的一個個防禦要地,韃清憑什麼能打下來啊?

憑自己頭鐵嗎?

所以清軍即便擊敗了秦朗,也不可能一舉剷除掉秦朗。

而那位深不可測的財力便決定了他一次失敗、兩次失敗都不要緊,第三次人家照樣可以捲土重來。

佔據了齊魯後的秦朗,要人有人,自身又要錢有錢,他完全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拉起大軍。

但韃清又能歷經幾次這般嚴峻的考驗呢?

所以韃清的失敗乃是必然的。

吳三桂要為自己考慮了。

於是他盯上了湖廣,整個湖廣,不但有鄂北,還有偏沅。

只要能把胡廣收入囊中,吳三桂就不信自己去投金陵,那皇帝真就能拒絕他。

一直叫嚷著他是叛國賊子民族罪人的人,只是秦朗只是新聞報,可不是金陵不是京報。

湖廣之地加上數萬強軍,吳三桂堅信自己肯定能把自己賣出一個好價錢。

甚至這樣一來,吳軍留在永平府和遼西走廊的軍屬家卷,安全和利益都有了保障。

秦朗和崇禎這對翁婿,日後肯定是要翻臉的。但那是在日後而不是現在。所以吳三桂覺得只要自己投降的快,秦朗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清算吳軍卷屬。

心中有了大致的方針策略的吳三桂,便召集來身邊的心腹們商議,從細節著手,更加精準的完善計劃。那胡心水便擔負起了勾勾搭搭的重任,別看是見不得光的,但絕對至關重要。

那甭管吳三桂與韃清什麼時候徹底翻臉,可這並不耽擱他窺視偏沅。

作為湖廣的組成部分,洞庭湖和湘江流域大片的稻田,海量的糧食產量,在如今這個時間點裡真的是無比重要。

眼睜睜的看著韃清那麼強大的一存在,竟然被糧食逼的都要走投無路了,吳三桂心中對糧食的重視程度是呈直線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