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全天下都亂成了一鍋粥(第1/3頁)
章節報錯
益都,青州府衙門。
淮西清軍的勝利一點都沒有幫助到這裡。看到親弟譚布的死訊後,譚泰很為震動。當然是很傷感兄弟的死了,可更多的還是對牛成虎臨陣叛變的憤怒,與對白廣恩、董學禮二人的惱怒。
“齊東城一失,蒲臺空虛,利津之地危矣, 賊兵必長驅直入……,這可如何是好啊!”王鰲永在簽押房裡邁著小步走來走去,不時頓足嘆息。
譚泰穩了穩身子,弟弟的死讓他打擊頗大,但也不是無法接受。宗室皇親都有陣亡者,何況是他譚泰的兄弟呢?
但到底臉色鐵青。
譚泰一言不發,王鰲永也不敢把罪過推到譚布的頭上,但在王鰲永心中, 那齊東之敗牛成虎固然是罪魁禍首, 譚布身為主將,卻半絲兒沒能察覺到牛成虎的不對,這也是譚布無用。
“皆是譚布無用,損兵折將,深負朝廷厚恩!”
王鰲永在心裡說道,然後把一肚子的怨氣都推到了譚泰的身上,認為是譚泰任人唯親,把能力平凡的親弟弟推上一軍主將的位置,結果卻搞砸了。全然忘了自己做的事也一樣一塌糊塗,他這個招撫大臣早就是一擺設了……
現在譚布已經死了,白廣恩和董學禮逃之夭夭,牛成虎搖身一變成為了秦朗手下的功臣,短期裡青州對這三個人根本就無可奈何。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怎麼才能化解眼前的危機。
青州與大清河以北區域的聯絡通道,現在就只剩下利津了。
至於利津被兩面夾擊, 這倒不是什麼大事兒,在今日之前, 利津本就也是被秦朗軍團團包圍。
現在擺在譚泰面前的難題就是要不要立刻退去利津?
不退去利津,萬一那兒再失守,青州可就真成一塊死地了。而要是退去利津呢?也不是全然萬無一失。
因為利津南北都已經被安義飛帶領的人馬給圍住了。譚泰想要進利津,不止需要渡過大清河,還要突破秦朗軍的防禦線。
那大清河水道已經被沉船暗樁堵塞,可渡河似乎依舊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萬一他們真被堵在了城外,那效果比起眼下的青州城可就更糟糕了。
在青州好歹還有城池可持,在野外就太慘了。
譚泰不是個猶豫不決的人,他能在皇太極剛死的時候,跟索尼等廟中立誓效忠皇太極之子嗣,卻又緊接著便轉臉投奔多爾袞,他真不是個猶豫不定的人。
然而今天,性格可稱得上果斷的譚泰,卻一百個一千個糾結了起來。
只因為他的這個決定直接關乎著益都城內一萬多清軍的生死存亡。
譚泰盤算著自己手下的軍將,那並不是沒有久經沙場的悍將勇士,也不是沒有機敏多謀的睿智之人,可譚泰卻怎麼也挑選不出一個能確切無疑的讓他相信——那人一定能領軍打通利津的將領來。
因為這種事兒,就連譚泰自己都沒有譜。
戰事進行到現在,清軍在齊魯已經敗得太慘太慘了, 譚泰作為領兵之將,很輕易的便能判斷出軍中士氣的低迷。
不但綠旗兵、漢軍旗士氣低迷,便是滿蒙八旗都也一塊低迷。
現如今齊魯的局勢如何,早已經被無數人所熟知,一場接著一場的敗仗,從三月開始到現在,兩個月裡就都面目全非了。
城中的謠言也有很多,上上下下都有聽過,雖然譚泰已經再三下令嚴禁謠言散播,但這哪裡禁的住啊?
不說已經兵無鬥志,將無戰心,卻也八九不離十了。
這樣的隊伍一旦撒出去,沒有了城池的束縛,那撤軍撤著就不戰而潰變成一場大潰敗的破事,譚泰可在明軍身上看到過不止一次。
他絕對不想自己也變成內中的一員。
但是要堅守不出……,譚泰摩挲著下巴。
……
紫禁城一側的睿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