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沒人慫恿?還有這個後勤上的張德志?”

秦朗翻看了一遍卷宗之後,有些意想不到的說。

溫家的姻親,先自己搞了一個小菸廠,把曲守翁的妹夫也拉了進去,而後打著溫家的牌子從軍供份額中分的了老大一塊。

五成的份額啊,呵呵,就紅雲菸廠的自我產量, 那就是吃下兩成的份額都夠嗆。

但是有了軍供的五成份額之後,那傢伙就立刻‘招兵買馬’起來,紅雲菸廠的牌子從木頭招牌變成了千金不換的金招牌了。

古代的中國也是有股份的,只不過與後世的說法有些差異,什麼正本副本,銀股身股的, 但實質內容差不多。

溫家的姻親現在拿出一半的實股去叫賣,報價直接漲了十幾倍。

一個紅雲菸廠的投資攏共也才三四千兩, 可現在他一成股本報價就叫到了一萬兩。而且截止到被抓捕位置, 海州市面上紅雲菸廠的一成股本的報價已經超過一萬三千兩了。

原因如何?就在於紅雲菸廠拿下了軍供的五成份額。

“沒有。皆是他財迷心竅,做下了這等亂法之事。”溫建陽回道。

這一點他又如何能想不到?他也怕是有人在暗地裡給他下套啊。

這事兒都他麼成了,才因為財政上的原因被察覺,這說明那人不在島上情報系統的視線之中,否則事情不會以這種形式展開開啟。如果真的有人在背後故意慫恿,故意給溫家設套的話。

又或者那背後之人並非是敵對勢力的細作,而是島上的‘自己人’。

如此就說明,秦朗體系裡的內部傾軋已然發展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了。

這不管是對溫建陽還是對秦朗言,都不是什麼好訊息。

溫建陽自然是查了又查,然後發現情況還沒有壞到哪個地步,之所以如此,純粹就是溫家的姻親財迷心竅了。

是他打通了張德志的關係,而張德志之所以敢如此大不韙,一大原因也是過於相信溫家。

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給的太多了, 他不得不通融一二。

橫豎紅雲菸廠保證不誤事,而且保證在三月裡就把一切首尾通通掃清掃淨。

張德志的供詞非常的情真意切。一句話概括就是溫家的名頭太大,又給的太多,他d不住。

所以想了想,秦朗覺得也就沒必要再見這傢伙了。

事情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溫建陽本就沒打算捂蓋子,要是準備捂蓋子他也不會先去找秦德了,然後立馬來了國公府。

之後的短短一天時間裡就把事情給查個底朝天。

秦朗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張德志的身上,這樣的一個人是怎麼做到後勤的重要位置上的?

“這個張德志是怎麼提上來的?”

“周群,你是後勤的一把手,你來給我說說。”

秦朗問著周群,然後腦子裡想到了後世的一個詞兒——責任追究。

雖然細細尋思也能看出二者間的巨大不同,但秦朗覺得還是能改一改用到人事上。

誰提拔起來的人犯事兒,誰就富有一定的連帶責任。

當然這種連帶責任並不很嚴重,只是在提拔提升的時候會被列在檔案後頭做個參考。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開千古所未有了。

“回國公,張德志是小人一力提拔起來的。”原因當然是張德志用的順手還會來事了。

周群現在卻有些後悔了。張德志腦子是挺靈活的,會來事麼,可這太靈活了也不好啊。

這下子可不就把他拖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