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手下的檢察院,是將之作為後世法院和檢察院的結合體,這權柄可是不小,先前整理《明大誥》的那些人,知識水準是夠了,但道德水準呢?

秦朗可不放心不下。

第六感可以感知到人的心理,可卻感知不到人的秉性。

就如那歷史上的朱大典。

他對大明不忠嗎?他沒能力嗎?他是個好官清官嗎?

而後還有就是,這些人之前的身份都太低了。

一個個三等四等管事級別的人,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他推到總管吧?

黃景義是黃家子弟,自從秦朗登島之後,就變現的很順服。

哪怕他們內心對秦朗的出現不無怨言,可當秦朗表現出不可抵擋的威勢之後,他們也就很順心的獻上了膝蓋。

所以說,這黃景義也算是老人了。

做事呢,也一直很上心謹慎。

秦朗在膠東開闢浮山城的時候,便就想到了他。事實上人家在膠東做的也是不錯的。

細心、謹慎。

哪怕沒有叫人眼前一亮的驚才絕豔,卻穩重老成,做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

把財政大權交給這樣的一個人,秦朗放心。

黃景義則從沒想過自己也能一步登天。

這財政的一把手,其部可比朝廷之戶部尚書啦?哪怕名義上還要弱得民政院一頭,可實際上民政院也一樣對他感到棘手。

光是一個審計,還有年年的財政預算,就能讓財政司昂頭挺胸。

突然收到這飛來之喜,黃景義先一愣,然後就滿心的喜悅和對秦朗的滿滿感激。

這是上頭沒忘自己的苦勞啊。

就跟那阮大鉞一樣。這次在教育司裡他得了個副手的職位,還建制報社總編,阮大鉞求了多少年想重回官場的期望是一遭如意啊。

雖然這教育司的職銜與大明的官兒有著明顯的不同,但阮大鉞絲毫不介意這點。而且他還一百個相信,總有一天這齊國公府下的職位能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官的。

甚至他都覺得這一天也用不了多久。

劉昀對自己鎮撫司一把手的位置也高興不已。雖然這代表著他某種程度上要把一部分權柄交給秦安,可同樣他也另有所得。

鎮撫司下屬治安總隊,於各縣州府都有治安隊,後者配有棉甲、刀槍、火槍和手雷,某種程度上這簡直就是一支標準的軍事力量。

根本就不是大明朝的三班衙役那麼簡單。

每一個縣,每一個州,每一個府裡,鎮撫司都是不可忽略的實權機關。

劉昀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他都滿意壞了。

賬房先生出身的他,之前幹些‘偷偷摸摸’的事兒,本就有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只不過他做的並不差就是了。

卻也不代表著他就喜歡這種陰司行徑。

如今能給徹底洗白,還被授以重任,劉昀高興的是屁顛屁顛的。

紀弘陽一個老童生,現如今因緣際會的竟走到了今日之地步,他就是死都心滿意足了。

因為他的名字註定是要在士林中留下一筆的。

對於眼下這個時代的人,尤其是文人來說,能留名青史,那真是一種無上榮光。

最後的難題還是回到了檢察院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