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明不成,齊國公能成(第2/4頁)
章節報錯
從內部秦朗實在尋找不出好的人選。
“國公,下官願推舉一人,以解此難題。”
張同敞屁顛屁顛的上了鬱洲山島,這幾天他明顯感覺到了自我存在感的爆棚。
從一個空架子擺設到真正的實權在握的一方大員,那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的海州,從州升格為府之後,雖然地盤沒有擴大一分一毫,可朝廷卻給了海州一個副將的職守。
現在這海州副將的職銜還在丁進頭上掛著呢。哪怕丁進已經回了司吾山回了紀莊。可海州城三千精兵卻還一個不少。
這些人可都是秦朗軍的預備力量,除了武備方面不如島上的正兵,其他方面是一點不差。
現在張同敞得了秦朗的認可,這股強大的力量,還有海州上上下下的俯首聽命,就如同那一步登天一樣,真的是非一般的感覺。
“誰啊?”
秦朗看著張同敞覺得很出乎意料。你一個剛剛投靠來的傢伙,也能在這種事兒上插嘴嗎?
“國公以為盧建鬥如何?”
“盧象升盧督師?”
秦朗本來是不知道盧象升字建斗的,但現在他知道了。因為是他把盧象升的名聲吵得很火麼,不但知道了盧象升表字建鬥,還知道他娶了幾個媳婦生了幾個孩子閨女,可惜盧公三個兒子活下了一個,身體還很不好,唯一的女兒也同樣早亡。
秦朗還曾經使人送些藥材給宜興盧氏,實際上盧家在盧象升死難後固然有些落敗,卻依舊是當地的大戶。
盧象升的三弟盧象觀在崇禎十五年鄉試中解元,崇禎十六年進士,授金溪知縣,未仕。可在江南照樣是一等一的體面人家。
“盧公本就負大名於天下,國公又使之高起,今聲譽更隆也。宜興盧氏甭管心中是如何想的,卻已經被高高的架起難以下來了。”
“下官以為國公可將檢察院授予盧象觀,其必不敢貪贓枉法弄權欺世。”
只因為盧家有太高太好的名聲,盧象觀若真做官,不兢兢業業一日三省吾身,他都不配當盧象升的三弟。
秦朗有些明白來張同敞的意思了。
的確,盧象升的偌大名聲是制約盧家人的一個大大枷鎖。不說在眼下的時代,那就是放在2202年的時候,如果誰家又一個明面天下的楷模人物,那家人行為做事也要小心翼翼。
生怕活人累死人啊。
“盧象觀之才當的起這般重任?”
“下官以為可行。”張同敞臉上一喜,知道秦朗這麼問那就是在考慮了。他自然不會掉鏈子。“據下官所知,盧象觀與其二兄盧象晉早年常伴長兄左右,從大名到宣大,十年間,二人軍旅政務錢糧皆有歷練。”
“盧氏亦非只此二人可以,其上至盧公父輩,叔父盧國雲、盧國焄、盧國紘,下至盧公從弟盧象同、盧象坤等,以及其侄輩中人,皆不乏有識有志之士。”
“朝廷以國公喜盧氏而厭棄之,至今盧象觀未曾被授官,只得一中書舍人之虛職。盧氏中頗有不忿之情。國公此刻如能伸出手來,必可將盧氏收入囊中。”
正所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盧象升死後,大明雖然不至於過了好幾十年才給予認可,但盧督師身後之撫卹也鬧得很不好看的。
其結果縱然比張家要好的多的多,可已經上了岸的張同敞還是看著盧家覺得同情,覺得很感同身受。
有機會拉一把他肯定是要拉的。
尤其眼下情況。
多好的機會啊。
盧象觀只要來,那就能一舉坐的高位。
還能成為他張同敞的盟友。
張同敞早在來海州之前就已經把秦朗手下給摸明白了。
元從故舊,第一批老人,陸陸續續投靠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