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內應(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士元一直自視甚高,雖然他的仕途已經很順利了,卻依舊常有懷才不遇之感。尤其是青州保衛戰之後,明明他在守衛青州時立下大功,可朝廷的封賞卻全加在了劉澤清的頭上,這叫李士元深感不滿。
不過這所有的自命不凡在此前的商山一戰中通通遭到了重創。
明明是自己兵強馬壯,卻始終被李率泰牽著鼻子走,最終更落得一敗塗地。
這大大打擊了李士元的自信。
但這似乎也是個好事,比如眼下情況裡,他就明確的向朱由棷點出——兵馬再眾,心不合一,亦是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尤其是面對戰力上具有優勢的清軍時候,令不出一門,將各有私心,那是必敗無疑。
明清之間打了二十多年仗,這樣的敗仗,大明已經吃了一個又一個,可惜就是不長記性。
而現在,大明已經敗不起了,至少青州是敗不起,衡王朱由棷是敗不起了。
兒子的話他只當成耳旁風,半點沒放在心上。
可是眼下的困局怎麼辦呢?
任由清軍圍困益都,任由清軍私下裡搶掠燒殺,這也不是個事兒啊。
上一次清軍殺來,青州就已經損失不小,現在又來第二回,青州再遭毒手,如此的反覆幾次,他連吃的都沒有了,還守個屁的益都啊?
李士元低頭不語。
益都城內,王國賓手下的標營參將趙彥中神情鬱郁的喝著酒。
此前恢復濟南的大好機會,因為商山之敗,而落得一地雞毛。現在上萬清軍又一次推到了益都城下,對周遭各縣燒殺搶掠,益都城內的兵馬連出城迎戰都不敢,這實在太喪軍心鬥志了。
反正其他人是什麼情況,趙彥中不知道。他自己是對大明的未來是真的有些失望了。
現在城外的橄欖枝被抵到了他的手中,趙彥中要怎麼選擇,他一時間真難下決心的。
“哼,將要當女表子又想立牌位的貨色。那姓趙的要是真對大明忠心耿耿,不早把咱們當場拿下了?既然沒有下令拿人,他最終作何選擇就也不言而喻了。我等安心等待就是。”
益都城內的一處大戶家中,幾個聚集在一塊密謀計程車紳紛紛點頭。
這話說的有理。
眼下清軍勢大,人家的主力都還在對付李自成,只是一支偏師就打的大明招架不住,先是劉澤清再是劉良佐,大明中興有望的虎皮早就被戳穿了。要不是崇禎皇帝有了個好女婿,在徐州力挽狂瀾的一戰,止住了清軍的勢頭,那最終江淮走勢如何,還很難說呢。
十有八九地盤會全落到大清的手中。
所以這天下終究還是大清更有希望。
至少這齊魯之地終究要屬於大清。
因為李自成在關中他待不下去啊。
與他們暗中聯絡的王鰲永說的很清楚,關中殘破,錢糧不濟,根本無力贍養數十萬大軍。
李自成在關中能待得了一時,他待不了一世。
沒有糧食,天王老子下凡也沒有用。
所以李自成終究要跑去荊北湖廣的,到時大明的局勢只能變得更糟糕不是?
其北有大清,西有李自成、張獻忠,大明還憑什麼跟大清爭奪天下?至少大清分疆裂土,重現當年女真入主中原立國百年之基業,是不成問題的。
而齊魯之地也註定是大清的囊中之物啊。
王鰲永本就是青州人,之前做過明朝的戶部侍郎,然後巡撫通州,那也是齊魯現如今的名宦。
與益都城內的不少名門大戶暗中都有聯絡,這是朱由棷再下一百道嚴令也禁止不了的事情。
他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專門留心城內大戶的動向,可惜,這些個名門大戶根基太深,就是朱由棷專門騰出一隻眼睛來看著他們,那也攔不住這些人跟王鰲永偷偷暗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