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恭順王,你看對面軍陣如何?(第1/2頁)
章節報錯
霸州是位於保定和津門之間的一座城市,這裡距離京城更近,可卻又很不起眼。
平平常常的一座普通州城,沒人知道一條大魚竟隱匿期間。
駱養志,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的大弟,在抵到金陵不足半個月的時間,人便啟程北上,悄無聲息的隱匿到了霸州。
駱家既然此次沒有從大明這艘爛船上跳下來,那就老老實實的為大明效力吧。
駱養志此番北上,就是駱家人向崇禎帝做出的表現。
京城短短時間內兩易其主,留在城內的達官顯貴們先是在李自成刀下哀嚎慘叫,後又要向韃虜卑躬屈膝,這顯然就是錦衣衛的用武之地。
哪怕崇禎朝後期的錦衣衛都已經要名存實亡了,但那句老話是怎麼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駱養志人在霸州,可短短時間裡卻真就已經鋪開了一張情報網。
那大沽狼煙的訊息很快就傳進了他的耳朵,駱養志內心的震驚還沒有將下去,最新訊息又已經似驚雷一樣在他耳邊炸響——津門易主了。
明軍的旗號在城頭上飄揚,所部人的身份也已經明瞭——正是秦朗軍。
駱養志幾乎是立馬想到了登州。
“二爺,韃子的前頭部隊已經抵到了津門,初戰不利。駙馬爺的手下火器犀利,連環排槍打的韃子根本就無法靠近,圖勞死傷數百人,毛都沒沾上。韃子的津門巡撫雷興就開始在周遭大肆的蒐羅丁壯木料,看樣子要打造盾車。李聯芳帶人已經混進去了,留張成軒在外。”
韃子跟明軍接戰,面對明軍的槍炮主要有兩個章法,一就是盾車,用盾車一步步逼近;二就是以火器對火器,三順王領的漢軍中就有大量的火器軍兵,也就是烏真超哈,韃子話就是重兵。
面對明軍的槍炮,韃子的戰法就是先用自己的火器引誘明軍開槍開炮,然後乘他們裝填時騎兵迅速發動衝擊。
這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事兒,但只要多試探幾次,就能把明軍搞得風聲鶴唳,精神大大的消耗掉,然後再真刀真槍的幹上一回,那就順利多了。
何洛會對面運河西岸前營軍兵的戰法就是如此,只是他手中沒有烏真超哈兵,那就用津門逃出的前明降兵當肉盾,以蒙八旗輕騎押後。
幾次試探著衝擊西岸的前營,感覺著差不多了,就以蒙古輕騎和八旗死兵為前鋒,披甲兵為後續,發起了一次真正的猛攻。
這種進攻方式是八旗戰術的標配。
蒙八旗的命可沒有滿八旗來的珍貴,何況蒙古輕騎很多還是被韃清徵召的科爾沁蒙古等。
而八旗死兵就是八旗兵裡犯過大錯,亦或是想要搏一把的包衣家奴——韃清的包衣家奴可不全是被擄掠的漢人,還有不少韃子本韃的。再就是從外頭捉來的生女真,一個個身披重甲,一旦衝鋒有進無退。
靠著前頭這兩撥人撞開敵陣的根腳,後續身披重甲的披甲兵,實際上他們並非都是騎兵,更多是騎著馬跟進的重步兵,再趁機殺入敵陣當中,等到對方兵陣大亂的時候,最後的騎兵再適時發起攻擊。
然而何洛會這次卻撞到鐵板了。
此前的幾次試探根本就沒叫張萊營有半點的騷動,以後是排槍齊射,配合著臼炮虎蹲炮掩射,連最後的手榴彈都沒動用,何洛會就發令撤兵了。
駱養志臉皮直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