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狗頭就該去餵狗(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日是崇禎十七年的六月十八,津門再次陷入了全面戒備。
巡撫雷興發瘋了一樣向京城求援。
可遠水救不了近火。
十九日中,趁著季風的推動,安義飛帶領船隊便已經抵到了津門衛城下。
火炮根本就沒有一刻的停歇,一顆顆炮彈不斷的落到衛城城頭。
作為京城的一道門戶,津門衛城的火炮本來不少的,但那都是大明的啊,秦朗連京城的火炮都不給老李留下,津門的火炮就更不用說了。那就跟燕京城頭的火炮一樣,通通被秦朗搞走了。
雷興手下只有千把人馬,還都是前明的降軍。
根本就不堪一擊。
呂大用帶隊登岸,張萊、沈應明二人率軍為先驅。
現在沈應明在張萊身邊做副手,營副。
沈應明也不覺得低了,他跟他叔沈懋爵都是很瞭解秦朗軍構架的,就沈應明,他能坐上營副,這已經很一步登天了。
他現在必須抓緊學習,學習秦朗軍的一切,補充自己欠缺的一切。
要不然等張萊升上去了,他沈應明還依舊會是營副。
現在他做營副不丟人,那時候他再做營副,才叫丟人呢。
“轟……”
一個十斤重的藥粉包輕鬆的摧毀了厚重的城門。
張萊用臼炮和火槍壓制城頭守軍,然後使人攜帶裹上油布的藥粉包遊過護城河,抵到城門處,輕輕一點火,城門就轟然倒塌了。
露出內裡倒下一片的兵勇。
或是慘叫著哀嚎,或是已經徹底死去。
崩倒的城門殺傷力不大,崩飛的碎木卻恍如利箭一樣,捱上了整就是個刺蝟。
越靠近城門的人死的越悽慘。
而地方還散落著一袋袋土石,顯然雷興正下令堵塞各城門呢。
但雷興自己卻毫不猶豫的跑了,不跑不行啊。他可不想做韃清入關後第一個死掉的封疆大吏。
至於後果,先活下小命再說,大不了戴罪立功麼。
作為老奴時期就進了直文館的人,雷興有絕對的把握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他可是韃清自己人,對韃子忠心耿耿,在韃清入關正要入主中原的時候,如他這類人,那一個個都是珍品。
向京城逃去的雷興路上直接撞到了何洛會帶領的前頭部隊。
滿清現在在京城還屯駐不少兵馬,並沒有把全部的家底都放在與李自成的廝殺上。驅使降兵,正確的馭使降兵才是歷史上韃清迅速奪取中原的關鍵。
何洛會是最先調集來的人馬,稍後還有譚泰,然後要還不行,那就還有多鐸。
反正這一時期韃清還真有不少得力人物。
何洛會一點也不怠慢雷興,雖然後者只是漢八旗的人,還是鑲黃旗(不得勢啊)的人,但何洛會半點鄙夷輕視都沒有。
因為他很清楚,韃清入關後想要安定人心,可以少了他何洛會,卻缺不了雷興等人。
作為一個嗅覺靈敏之輩,何洛會才不會憑白的去得罪人呢。
他能在皇太極活著的時候,憑著鑲白旗出身混得如魚得水,然後在皇太極時候又從親近豪格的保皇黨鐵桿迅速投效了多爾袞,你能說他不聰明嗎?(多爾袞是鑲白旗主)
但是再聰明的人,面對這津門此時此刻的樣子,何洛會也覺得辣手的緊。
之前已經說了,津門這地方三面環水,北邊西邊都是運河,東邊又接著寬闊的海河,南面則是大片的蘆葦蕩和水坑水窪。
只要秦朗軍有著水路優勢,然後又別被清兵勾搭的不顧尾巴,讓清兵逮著機會鎖死了大沽口,秦朗軍真的是進退自如的。
何洛會現在對著津門就只感到麻爪。
也幸虧雷興給他說了,來犯敵軍數量並不很多,不然啊,他真就要立馬向京城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