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秦大官人的鈔能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日,天下著毛毛細雨。
雲臺山公墓又一次迎來了自己的住客。
自從秦朗奪取海州,登陸鬱洲山島後,雲臺山公墓就正式拉開了帷幕。它第一批入駐的客人就是海州之戰中陣亡的秦朗軍士兵,隨後是鬱洲山島開發建設過程中陸陸續續沒了的人。
秦朗本來想為之起個另外的名字,把雲臺山公墓當成純粹的軍烈公墓。
但有紀莊的司吾山公墓擺在前頭,這麼做未免就有些不尊重人了。
司吾山上開闢的墓地陵園中,己有戰死之人的靈位,也有其他緣故死亡之人的墓碑,甚至連翟敘那波人的屍體都被埋在了司吾山上。
前者都混雜了,後者再來搞純粹就有些不合適了,至少秦朗是這麼想的。
整個雲臺山公墓於是就被劃分了好幾塊,比如眼下就是專門下葬陣亡將士的。
這些人來自徐州,吳家集一戰,秦朗軍固然大勝,可同樣也有死傷。
遺體在徐州就地火化之後,再被統一的送回司吾山和雲臺山分頭安葬。
家屬們也很贊同這一點,與其就地安葬在徐州,還不如火化後拉回到跟前呢。這樣每年清明年節時候他們還能去拜上一拜。
參加葬禮的人群已經列好了隊伍。
這事兒三天前就已經下達了通知,所以該到的人都紛紛按時趕到。
秦朗帶著幾個人站在最前面,他們來到的時間更早,衣服都已經被打溼了。
不過現在正是表演的好時候,誰也不會因為衣服被打溼的小事兒而讓演出變得不完美。
可能是秦朗在某些事上有點過於極端了,他始終覺得這種事兒就是在表演。
上位者要利用這場表演來引導輿論來引領價值觀,這對上位者言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可歸根結底他現在的行為還是一種表演一種作秀。
這種所謂的‘榮譽’對於軍烈遺屬們的實際幫助,半個也無,你這場修都還不如給她們一個月多加倆饅頭呢。
很快,四名衣著乾淨整齊的軍兵抬著一具棺材出現在眾人的眼簾中,走在棺材前面的是兩名身背火槍計程車兵和兩名持著長槍挎著腰刀計程車兵,然後是軍烈的妻兒家屬。
後者都穿著嶄新的衣服,胳膊上帶著黑紗,胸前彆著白花,一臉的哀容。雖然她們今後的生活不需要再擔憂,在所有的子女成年之前,秦朗每月給予的補助足夠他們生活,更別說此外她們已經拿到了一筆豐厚的撫卹金。
每人二十兩銀子的撫卹金,這個數字乍然一看並不高。但對比大明朝來可就高的太多了。
天啟崇禎兩朝就不說了,看萬曆年間,士兵陣亡後的撫卹銀只有三兩,一衛指揮的撫卹銀也不過十兩,這樣一比,秦朗給的二十兩已經高到天上去了。
雖然明軍撫卹低是國情使然,大明朝還有個衛所軍戶制度呢,也就是說家裡人除了當兵,幹不了其它。因此對於軍官來說父子相繼承,老子死了,兒子還當官,年齡不到太小,武器都扛不動,沒事工資照發,等成年了你再幹。士兵呢,只要家裡有人能幹,就給個喪葬費,家裡人繼續當兵;沒有適齡子弟也給發個三年工資,隨後減半,直到子弟成丁;而至於連個男丁都沒了的,明朝規定還是給三年全餉,然後給父母妻子半份軍餉,直到終身。
如果一切都按照規定來,明軍的撫卹銀子低也有低的道理。但事實是,那根本就是一張廢紙,至少在土木堡事變之後就是一張廢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