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重返宗師(第2/2頁)
章節報錯
“今日要好好設宴慶祝慶祝!”魏文通叫來管家,於家中設宴,原本魏文通想要叫來軍中袍澤共祝,不過被魏閒阻止了,所以也就一家人好好吃喝一頓。
魏閒還是相當低調,不喜過於高調。
武學宗師並非是終點,僅僅只是一個起點,如果連成為武學宗師都讓他驕傲,那麼他未免也顯得太渺小了,他的目標可是成為武學大宗師,可是要破碎虛空。
“閒兒,明年朝廷有意攻滅吐谷渾,你可願率領一軍前往大軍之中?”魏文通在家宴之中,看向魏閒。
“爹爹,這就算了,等上元節之後,孩兒想要到江湖走一走,會一會天下諸多高手。”魏閒淡笑道。
對於楊廣,魏閒也不知道該說他雄才偉略呢,還是說他太心急了。大業元年,他便營建東都,遷都洛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那東都就在舊洛陽之西,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敦城等三部分,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敦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場。
東都一建成,便成為天下第一大城,遷移眾多富商、大戶到了東都,隨著朝廷遷都完成,人口近百萬。
不僅僅是營建東都,楊廣還同時下令開鑿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南抵餘杭,北達涿郡,全長2700公里。
而就在今年,楊廣頒《大業律》,改州為郡;改官制,設五省、三臺、五監、十六府等。
當然還有一個大創舉,那就是在大業二年,楊廣開創了科舉,奠定科舉制度,以科舉取材。此舉一出,天下轟動,世家紛紛記恨此制度,使得天下動盪不安,多有世家鼓動楊家諸王起兵造反。
不得不說,楊廣許多策略、構思都堪稱偉大,那大運河可謂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交流;科舉制度,事實證明了這一制度終結了世家大閥,在這一制度誕生以後,僅僅二三百年前,曾經壟斷官場不可一世的世家,被掃盡了歷史的垃圾堆。
“也罷,你從小就頗有主意,只是行走江湖切記勿高調,江湖之中高手眾多,武學宗師卻也不是無敵。”魏文通說道,隨後取出一冊,交給了魏閒:“這是上個月為父覲見陛下,向陛下討要的天下高手,凡是朝廷所知的宗師高手,盡皆記錄在這上面。”
“多謝爹爹!”魏閒說道。
家宴結束後,魏閒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迫不及待地拿起了那書冊,翻開來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散人’寧道奇,上面有關於寧道奇的介紹,這寧道奇精通天地造化,以‘散手八撲’聞名天下,虛實之間渾然天成。
排在第二位的是‘武尊’畢玄,畢玄乃是大漠草原的第一高手,武功為‘炎陽奇功’,年輕時善使月狼矛,性格如火,自負且驕傲,其出身於突厥貴族,好武成痴,武學天賦驚人,縱橫大草原無敵、盛名數十年長垂不衰,突厥能夠一統草原,控弦之士近百萬,強盛不可思議,最重要的就屬因為突厥背後站著‘武尊’畢玄。
排在第三位的是‘奕劍大師’傅採林,傅採林乃是高句麗人,一生痴心於劍,劍道天賦出眾,在高句麗創立了奕劍閣,為奕劍閣掌門。傅採林的武功除了奕劍術,還有九玄大法。十年前,有倭人入侵高句麗,傅採林單憑一劍,接連斬殺倭人三十餘名高手,助高句麗軍隊消滅五萬倭人,聲傳天下。
排在第四位的乃是宋閥閥主、‘天刀’宋缺,此人乃是武功、兵法雙絕的一代宗師,極為支援漢人血統,並且希冀完成由南征北的大業,對於隋朝皇室有胡人血統而鄙視不已,割據嶺南。其一個‘天刀’稱謂,便道盡了其江湖地位,尤其難得的是其人雄才大略,天資縱人,可謂是一人佔盡了風頭。
“天刀八式,看來宋缺是還未創出第九式!”魏閒看著‘天刀’宋缺的介紹,若有所思。
不過也不得不讓人佩服,因為宋缺憑藉著這八式刀法,便已然擊敗了邪派前輩高人,曾經的天下第一用刀高手——霸刀。
在宋缺之後,則是‘邪王’石之軒,此人天縱奇才,武學天賦令人驚歎,身兼魔門中‘花間派’和‘補天派’的掌門,其融匯‘花間’和‘補天’兩道心法創造了奇功‘天一心法’,更是靠此心法,使得他創造的‘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臻達登峰造極的境界,若非石之軒中了慈航靜齋的計策,因為碧秀心之死,走火入魔,在江湖之中銷聲匿跡,說不定已然統一魔門,成為魔門繼‘邪帝’向雨田之後的又一位邪帝,登頂天地間的武學大宗師。
“可惜石之軒因碧秀心之死,人格分裂,雙重人格,想要癒合道心,談何容易!”魏閒嘆了口氣,為石之軒感到惋惜。
誰也不會想到,朝中大名鼎鼎的裴矩,親自將突厥分為東突厥、西突厥,使得東西突厥內戰連連,奈何不了對方,使得東突厥的啟民可汗甚至不得不採取表面臣服於隋的政策,使得大隋左右逢源。而誰也想不到,這位裴矩大人,就是石之軒的化名。
在石之軒之後,則是‘陰後’祝玉妍,祝玉妍乃是魔門第一大派‘陰葵派’掌門人。年輕時曾被‘邪王’石之軒所騙,以至於無法練成《天魔大法》第十八重境界。
“《天魔策》麼?”魏閒低聲喃喃自語。
在此時江湖之中,流傳著四大武林奇書,這四大武林奇書分別是《戰神圖錄》、《長生訣》、《慈航劍典》和《天魔策》。
這《天魔策》正是四大武林奇書之一,乃是魔門至高無上秘典,共分十卷,魔門一系列強大的武功心法和奇門異術,傳言此奇功乃是西漢時期第一任魔門聖君‘天魔’蒼璩收集各種奇典異籍,最後去蕪存菁,歸納為《天魔策》十卷。但後因戰亂、天災等原因分別散佚,加上魔門解構成不同派別分支,使《天魔策》也隨之分散,所以將《天魔策》重歸於一,一直是魔門有識之士的心願。
這個世界的魔門,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這個神秘的宗派源遠流長、人才輩出,雖然被人以魔呼之,但是實則不過是八個門派聯盟。比如以從事服務業的女性組成的陰葵派,由刺客、僱傭兵組成的補天閣,代表商賈階層的天蓮宗,儲存了原始道教殘餘的真傳道——道祖真傳與老君觀!
兩派六道,可謂是各有各的訴求,但是因為他們與主流相悖,使得他們的一切無法進入公眾的視野,從而公眾對於他們由於無法理解而產生了種種的揣測與傳說,而他們的形象又進一步在這些揣測與傳說中走樣變形。
魏閒對於魔門兩派六道,其實並沒有任何別樣的看法,在他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群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十惡不赦的惡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