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不奇怪國家屢次提出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落實的時候卻有很多困難了。審批需要人明明一組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務,現在工作量要加大數倍,結果卻是一樣的,這就很好地解釋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一樣地,大企業重視與其合作的大企業,造成的局面便是強者恆強。大公司比小公司的成本優勢,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來的,這已是行業的潛規則。

所以呢?連楚海益都迫切地想知道下文。

“我只跟他們說了,第三季度的計劃是採購七十萬顆,第四季度會翻倍。如果價格談好了,它將是我們未來唯一指定供應商;如果價格談不攏,我們會嘗試著與恆勝接洽。”

恆勝也是省內一家做被動元件的企業。

“然後呢?”這次竟然是楚海益在問。

“當然要降價了,難不成還能比給孟總的報價還貴?”唐求開了個玩笑。

孟萬江不痛快了,被唐求指出對方的黑心,似乎萬煙在被譏笑一樣。

“我們的產能之前每個月才兩千臺,所以價格給高了也正常。”孟萬江不得不承認這種可能。換作是他,也可能這麼做。

“理解,所以孟總更應該明白規模的優勢了吧?”

當然理解,產量越多,產品其它附屬的費用如研發、廣告投入、管理成本等等都會被更小地分攤,造成的結果便是成本越低。

“對方到底給多少單價?”楚海益很好奇地問。

“楚…姐姐覺得能談到多少?”唐求兩次想喊她姐姐了,都是臨門一腳剎住,讓楚海益白了他兩次,但是不悔改。

“百分之十的空間之內吧。”楚海益覺得這樣差不多了,但又補充一句:“在孟總公司的報價基礎上。”

她給的數字是0.63元。

孟萬江覺得差不多了,畢竟對方也要生存,這該是對方的讓步極限了吧?

唐求搖搖頭:“保守了。”

這回孟萬江臉綠了,唐求說的越保守,他就被人坑得越嚴重,這種感覺是很不爽的。

“兩成?”連他都不自信了,這個數字有點扯,但唐求說了保守,他就只能往這上面靠。

“是0.455元…”唐求必須說數字了,不然就有些戲耍。

孟萬江臉上的表情一下子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