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的降幅!

他突然明白了唐求所說的規模的意義。

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愛得能夠在短短一年時間便在珠三角站穩了腳根。

只要形成驚人的規模,店大欺客這種事就不可避免。有著原材料成本的巨大優勢,再有量大的規模效應,生產成本比萬煙低是正常的。

他也明白為什麼唐求敢說低價生產了,光這材料成本一塊對方都能把萬煙甩落塵埃。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氣的。

“對方的銷售經理承諾,如果我們的需求持續遞增的話,他會向廠裡申請給我們更大的優惠…”

這還能降?

“機殼廠也一樣。雖然價格尚未談攏,他們承諾可以雙月結,並允許我們低庫存生產,就是把材料放在他們家倉庫,隨用隨調。”

這是豐田零庫存的招數,好處是可以減少佔用的庫存,從而減少了對倉庫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並且避免了因儲存等產生的質量影響;不好的地方是壓力轉嫁到廠商端去了。

要知道VCD的機殼佔地面積太大,晶訊公司裡現有的倉庫唐求準備大部分另作他用,所以能不運來的材料就晚一點運,這是一種變相的福利。

好在萬煙公司倉庫很大,孟總目前倒沒有倉庫方面的壓力,所以感覺不大。至於雙月結,給萬煙的待遇也是一樣。

只是唐求接下來的話就氣人了:“只要我們要生產,他們那邊會特意留一組模具專供我們使用,隨時切入。如果孟總簽署完合同,我這邊就會安排對方提前生產,至於單價麼,上次已經談到47.5元了。”

楚海益對這個沒概念,但看到孟萬江一臉便秘的樣子,便知道又戳到了對方的痛處了。

她不知道,作為同一家供應商,對方給萬煙的報價一直以來都是66元,還經常哭窮說虧本。現在竟然直接給晶訊降價28%…

如果材料都這麼玩,光是原材料這一塊,晶訊就能省出三成左右的利潤這可都是純利潤!

當然這中間有很多曲折和隱秘,暫時唐求不準備與他分享。但是有這樣的成本管控,1700元的出廠價,晶訊就不會虧!

終於明白唐求的底氣從哪裡來了。

如果唐求能夠做出符合萬煙需求的產品,他無論如何會在七月底前讓投資落地。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晶訊工廠的成本管控是如何進行的?他不相信這麼精明的唐求會只在原材上下功夫。

“唐總,貴公司的產能規劃是多少?”他知道試產已經結束,相關的技術指標、生產資料都已經基本開成,此時問產能比之前預估的要精確許多。

“一條線,10個小時,22人,每個班的產能是600臺。”

這些東西是明面的,參觀過了,內行的人都懂的,根本藏不住,唐求也不需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