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保守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特別當孟萬江聽唐求講解過晶訊未來的發展規劃之後,他大幹一場的心情就更迫切了。
只是唐求的高中畢業生身份…
對此,唐求倒沒有什麼為難的:“我已經在務色職業經理人了,和萬煙的合作是我們晶訊發展的重要一環,提高產能擴大生產也是我們近期的決策,這一點不會因人而異。”
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還是個比較時髦的玩意,至少在國內很少見,但不妨礙江湖上有它的傳說。如果單純地搞生產,由更有職業能力的人帶領,不見得比自己會差。
只要自己這個最大的股東把好舵。
然後又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唐總,恕我直言,我們在其它各方面的想法已經經過了充分溝通,我們也一致看好VCD的前景以及合作的雙贏。但是我比較擔心的是,晶訊公司為什麼能夠以這麼低的成本做產品?
我無意探究貴公司的核心機密,但也想唐總能給我一個簡明扼要的說明,讓我也能說服萬煙公司的其他股東,和晶訊共進退!因為,”他尬笑一聲說:“我們的成本太高了,高到連我都不相信晶訊能用這個價格做出來!雖然說低成本會有優勢,但是如果這種低成本是在晶訊公司不賺錢或者虧損為代價的,那麼這樣的合作不能長久!”
“說服其他人”云云,唐求是不信的,因為萬煙就是孟萬江的。但是他屢次三番提出對低成本的懷疑,這也說明,這個價格雖然說服了對方,對這個過程還是不信的。
合作的前提就是互信,對方有這麼一個疙瘩在,自然影響了合作的力度。
事無不可對人言,唐求覺得這些東西並不是什麼機密的,他只是佔著先行者的便宜罷了。
對一個代工的企業來講,賺錢的方式只有兩種:深挖潛力、量大從優。說穿了,代工就是賺的辛苦錢。用超出別人能忍受的極致,去拿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訂單從而活著。
最著名的要算富SK了。雖然經過了N連跳事件,外界對它的褒貶都有強大的民意。但是多年來, 這個龐大的帝國的淨利潤率只有3%左右,這個一哆嗦就沒的利潤率就是一條寬闊的護城河,看不上這個利潤的懶得和它費力,看的上的有沒有能力冒險。
那這個龐大的代工企業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開玩笑,那必須滴!
關鍵製程是業內翹楚,工具機、模具研產生態鏈完整,研發投入高,光噴塗線就有上百條之多。最牛差的業內傳說,是生產土豪金那一年,競爭對手根本做不出來料,它卻一口吃下大單,交貨神速。為啥?因為提前備貨了,據說是市場預測走在了客戶前面。
這個也是核心能力。
“看來孟總對我誤解甚大啊!我再不濟,也不至於拿投資人的錢去補貼孟總的公司啊,呵呵。別的我不多說,就問一句,孟總知道‘萬煙一號’產品上的C7電容採購價是多少嗎?”
孟萬江略一思忖便回答了:“7角錢一個。”
唐求笑起來:“我們試產這一百臺,所以材料只買了一百套,其中我對這電容還是很熟悉的,因為我親自參與了和供應商的談判叫尖端電子,對吧?”
是的,尖端電子是華東地區做基礎性電子零配件的公司,也是萬煙的供應商唐求是親自從孟總手裡拿到的供應商清單。
怎麼了?孟萬江很疑惑。
“因為我們試產的‘萬煙一號’上有八顆這樣的電容,當然其它的小零件還有許多是他們工廠的,它只是個典型。在我們向他們報價的時候,他們一口價是8角4分!”
這很正常。量小,還要專門運過來,這就和銀行向大小企業貸款一個道理:同樣是稽核做各種手續,大企業只需要一次,因為用的錢多;小企業卻可能需要稽核十家八家,流程卻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