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海益全程傾聽,到這個時候她的內心已是驚濤駭浪。

才知道唐求果然是有備而來,對這個行業有獨到的瞭解,做VCD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要不是黃東明一直在追求自己,她也絕對不知道唐求竟然對信課的事這麼瞭解。

連它們與ESS私下談判的事都清楚,要知道它們可是隱秘去的美國!

若是不堅信自己和唐求交集不多,她都要懷疑是自己透露給他的運上這麼偏僻的地方,他是怎麼知道的?

孟萬江更是震驚,作為行業內人,他對VCD行業的浸淫最早,所以對其的市場把握、技術換代能力更瞭解。唐求所說的,一部分既是事實,另一部分也有合理的推論。

之所以說是推論,是因為歷史還沒有發生…但是唐求透露出來的資訊非同小可:信課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原本還對自研技術還有極強的榮耀感的他,一下子覺得壓力山大。

從各方面的研判看,今年下半年愛得會發力,從各地反饋回來的訊息能夠清楚地看出對方的佈局,這是要全國開花的節奏啊!

本來,VCD有地域的銷售傳統,像信課主要在江省,萬煙主要在皖省,愛得主要經營珠三角。

但也不絕對,每一個有野心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最終都是要全國佈局的。像愛得,已經高調地宣稱要攻略長三角市場。

而且從很多渠道獲得的訊息,愛得在蓄力,它已經吃掉了大大小小几十家的生產企業。一旦整合成功,就將爆發出驚人的產能!

他判斷決戰是在年底,但是唐求憑什麼也這麼說?若沒有資深的關係網,只能說對方有驚人的洞察力了!

那麼,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合作?

想到這裡,孟萬江下定了決心。

“唐總,楚總,既然如此,我非常期待晶訊公司的產能規劃問題。在幾百萬需求量這種大蛋糕中,晶訊公司到底有能力幫萬煙分得多少?”

這是預設了和自己的合作啊!唐求雖然此前毫不擔心,現在卻也激動了一下下。

只要對方能賣得出去,生產真不是問題,當然前提是楚姐姐能再資助一點就好了!

“實不相瞞,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產能,而是對資金斷裂的擔憂…”唐求迎著楚海益的目光,毫不掩飾地表達看法:“現有的工產和產線完全滿足對產能佈局的要求。我們一條線一個班能生產600臺,每個月休息四天可以努力做到一萬五千臺。

只要有需求,隨時可以上夜班,擴充第二條、第三條線…也不是難事,但是資本的問題不解決,我不敢動!

孟總是製造業的先輩,特別知道這個行業。因為關鍵的幾種材料都被國外把持,別的元器件可以有月結、甚至季結的優惠,但像解碼晶片之類的必須是現金交易。我們做得越多,需要的資金投入就會越大。

本來,如果銷售款能夠及時收回,我們可以不斷地進行擴大再生產。但一旦延遲,就會拖累原材料的添置,我們每臺在材料上的硬性現金支出大概是800元,也就意味著七月份一萬二千臺的訂單,如果後繼資金不到位,八月份就會停工。

所以孟總必須給我交個底,銷售回款時間週期是多長?”

在商品售賣活動中,很難做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有時候確實是資金週轉不過來,有時候卻是銷售方故意截留資金以作它用。通常在結成穩定的生意夥伴後,選擇定期結款,這也是買方市場造成的。

比如唐求在購買非主要元器件的時候就會實行定期結款,時間從一個月到三個月不定,視供應商的話語權而定。但是對於主要元器件比如解碼晶片,就必須掏現金。

銷售也一樣。對萬煙公司來說,晶訊就是它的供應商,它完全可能因為財務上的危機而截留部分貨款,或者把結款期限拉長。

這對創業初期的晶訊是不利的,也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唐求必須把這個搞清楚。很多創業企業不是死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而是被資本拖累了程序,前生這種事情見得多了。

把問題敞開了談,然後把決定權交到對方手裡。資本有限,不可能一邊想著擴充產能,一邊又佔著資金,沒這麼便宜的事!

他已經暗示了,回款時間在一個月。

否則停工麼…以萬煙現在的情況,沒有第二家能夠拯救它,除了自己,唐求對此有迷之自信。

成本的優勢不是每家企業都有的。

其實如果孟萬江是聰明人,肯定能明白一件事:就是唐求預估的產品價格在市場上是很有競爭力的,而慷慨地給經銷商每臺200元的利潤之後,萬煙公司還能淨落300元每臺。

“萬煙一號”預計2200元的單價是全國同類產品中價格最低的,對能否順利售出他沒有懷疑,因為市面上對“萬煙”的品牌認可度還是很高的。有這麼高的利潤在,相信經銷商們也會加足了馬力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