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秋風起,淮東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風起,淮東又來人了。
所謂“又”,之前,季先、蕭近山,乃至扎木合,都算“淮東來人”嘛。
吳浩既有心展足於淮東、山東,便請季先替他留意淮東、山東局勢;另,若季師傅的故人裡頭,有如近山、木合者既有本事又不安於位的,我吳某人無任歡迎。
這一回來投吳的這一位,姓王,雙名義深,算是季師傅的故人,不過,不是李全的部下。
投宋的忠義軍,勢力最大的,有三股,李全、楊妙真為一大股,屯楚州(此楚州指楚州之州治);陳孝忠為一大股,屯漣水;石珪為一大股,屯盱眙。
此三地,同瀕宋、金的界河——淮水以及奪淮入海的黃河。
其中,漣水亦在楚州境內,位於州治上游,瀕的是奪淮入海的黃河;盱眙為盱眙軍州治,盱眙軍東接楚州,州治位於楚州(州治)下游,瀕的是正經的淮水。
王義深是陳孝忠的部下。
陳孝忠、石珪,本書中都出過場,今春金國大舉入侵,淮東戰場,知楚州、並負責節制忠義軍的淮東提刑賈涉,部署忠義軍各部抵禦,向滁州一路的主將即為陳孝忠,向濠州一路的主將即為石珪,詳見第三十六章《暴雨梨花槍》。
王義深帶來了淮東局勢的最新變化——季先南奔已經半年,這個最新變化,可不算小。
此變化,與吳浩下一步之重大動止,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還是那句話,懇請讀者老爺賜下一點耐心,聽獅子一一道來。
前文說過,化湖陂之役,忠義軍繳獲金牌一枚,李全上呈該金牌於賈涉,騙他說,此乃殺駙馬阿哈所獲也。
阿哈,金國東路軍統帥之一布薩安貞之小字,彼時,布薩安貞收攏敗軍,剛剛退入金境,仗雖打敗了,但他本人卻是安然無恙的。
賈涉不知內情,遂上奏朝廷,請照事先約定的賞格“殺駙馬者,賞觀察使”封賞李全,於是,朝廷授李全為廣州觀察使,封全妻楊妙真為“令人”。
然不出季先之所料,這個冒功的把戲,很快就露陷了。
朝廷得到訊息:布薩安貞至汴梁,入覲金主。
啊?那個“駙馬阿哈”,活的好好兒的呀?
言路大譁,群起攻之。
話說的狠的,直斥賈涉、李全沆瀣一氣,矇蔽天聽。
中樞非常尷尬,卻不敢收回李全的廣州觀察使,可是,這個大烏龍,總要有人負責,不然,言路上交代不過去,於是,以梁丙權知楚州,賈涉改知盱眙軍。
楚州、盱眙軍,本是平級的,但賈涉立下大功,本應加官,現在平調,相當於被處分了;同時,“知楚州”的另一個身份是“節制京東忠義”,也即是說,從今往後,忠義軍歸梁丙節制,不歸賈涉管了。
說明一下,這個“京東”,指的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也即山東;不過,“京東東路”也好,“京東西路”也好,都是北宋時期的區劃,宋朝南遷以後,就成了金國的“山東東路”、“山東西路”了。
賈涉一到盱眙,石珪便向老上級請求預支兩個月糧餉,賈涉說,你的駐地雖在盱眙,可是,忠義軍的糧餉,一向歸楚州發放,要錢要糧,你得去找梁公,我手上,哪有這個預算呀?
遵賈公教,石珪找上了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