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好!好!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官船之大噸位者,主要是戰船、糧船和龍舟(不是划龍舟的那個龍舟啊,是皇帝的座船啊),其中噸位最大的糧船,甚至超過萬料(石),不過,那是走運河、走淺水的平底船。
顯然,戰船、糧船都不適宜拿來改造,龍舟,更加打不得主意了。
事實上,南宋的海外貿易,主要以私營為主,這種五千料的大海船,基本上都掌握在私人船東手上,既然新造一大船需費時一年,誰又肯出售必不可少的貨運工具,耽誤生意呢?
除非吳浩這邊的報價特別的高,將多半年的海貿利潤都包在裡頭了?
靠,如是,雖然花的是官家的錢,可是,老子心裡還是很不平衡呀!
要不,就以勢壓人,強買強賣?
介,好像也不大好罷……
不過,一是吳浩的運氣很好,一是莊安石近水樓臺,未經強買強賣,兩隻五千料的大海船便以一個象徵性的低價到了吳浩的手裡,近乎船東“報效”了。
這位船東,名叫張庚,做了二十多年海外貿易,早已賺的盤滿缽滿;而揚帆異域,出沒風波,每一回出海,都不曉得,有沒有性命歸鄉?年年如此,終於倦了,決定收山,他手上大小五六條船,託市舶務的朋友莊安石代為物色買家,其中最大的兩條,是五千料級別的,莊安石立即轉介張庚於吳浩,同時暗示,吳浩的後頭,是史二公子甚至史丞相,張庚一聽,便慨然說道,“既然如此,錢,我一個銅板也不賺,算是交個朋友了!”
吳浩的收穫,還不止於兩條大海船。
張庚收山,有一個人,大起忙頭,此人名叫馬懋德,然“馬”只是其名的第一個字,並非其本姓,其本姓曰“阿巴斯”。
呃……阿拉伯人?
是滴,黑衣大食人。
馬懋德是張庚的“大夥”,張庚的“大夥”有兩個,一個幫他打理生意,另一個,主管航海,馬懋德就是主管航海的那一個。
東主收山,俺這個航海主管便等於失業,如之奈何?
張庚也很為難,廿年同生共死,情義深重,若說將養馬茂德下半世,經濟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可是,如是,馬懋德便等於混吃等死,他是曉得這個老兄弟的脾性的,如何受得了?
於是,婉轉拜託莊安石:吳統制既然買下兩條大海船,應該也需要航海的人才,可不可以酌情收用馬懋德呢?
吳浩一聽,猛一拍大腿:求之不得呀!
人家馬懋德可是走遠洋的!一路走到阿拉伯半島去呢!一連走了二十年呢!中國沿海二三千里的路,對他來說,小菜一碟罷?這樣的人才,打著燈籠,找得到?
好!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