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吳統制本人,神武軍一個員額還沒入編呢,上頭就撥下來三個月滿編員額的糧餉,名為“開辦費”,其實是落統制個人腰包的,這筆錢,吳浩掃數撥入“神武基金”。

之後每個月,神武軍都是按照一千二百人的滿編員額領取糧餉,可是,前頭已經說過了,神武步軍是剛剛才滿員的,這小半年的“空餉”,吳浩亦掃數撥入“神武基金”。

其四,購買、改造運馬船,以及同蒙古的馬匹海貿,都是有花頭的,一切浮盈,吳浩都撥入“神武基金”。

替加入神武軍的佃農還債,所費皆出於“神武基金”。

接下來,就是同地主們討價還價了。

吳浩的開價是:還本,不付息。

這個開價……挺狠的。

天底下借貸,沒有不付息的,區別只在利息高低;且利滾利的,許多佃農的欠債,利息的佔比,已遠遠超過本金,不付息,真當我們開善堂的嗎?

吳浩的理由是:上乘宗之亂,本統制一手敉平,不然的話,你們就算開善堂,也只好在陰曹地府開;本統制破家辦“吳團”,救了你們身家性命,你們就算不感激,不“報效”,這個費用,也該多少分擔一點罷?

這……說的好像也有點兒道理?

本統制給你們兩個選擇:

其一,一次過拿一大筆出來,算是“助軍”,如是,本統制以後就不羅唣你啦。

其二,你的佃戶若投神武軍,其欠債,還本,不付息。

二擇其一罷!

本統制好心提醒你們一句:神武軍的員額,不過一千二百人,整個紹興府,有多少大戶?多少佃戶?攤到你頭上的,能有幾個佃戶?

再者說了,這一千二百人,也不可能都是佃農,總有些自耕農以及別的行當的人士罷?

還是那句話,攤到你頭上的,能有幾個佃戶?

你算算這個賬嘛!

其一、其二,若您都不樂意,我也不能硬搶,但請您放心,日子還長著,我總法子,叫您吐更多的血出來,不信,且走著瞧!

吳統制的原話,不是介樣說,但意思就是介個意思。

吳浩先從平水鄉下手,非常順利,所有的大戶都選擇了“其二”,沒有一個例外的。

畢竟,一來,吳統制在平水鄉,已是必須仰視的存在;二來,大戶們承認,吳浩確實算是救了他們的性命。

有了平水鄉“打樣”,後面的就好辦了:

那誰誰誰、誰誰誰,統統沒二話,咋到了你這裡,就這般囉嗦?

山陰縣也派出吏役,幫著忽悠:

神武軍已經差不多滿編啦,沒剩幾個員額啦,說不定,一個都攤不到你頭上!畫這個押,不過走個過場而已!

就這樣,一個大戶、一個大戶,一個鄉、一個鄉,一路忽悠過去。

雖然神武軍招兵面向整個紹興府,但限於地理交通和資訊傳播,應徵的,主要還是山陰、會稽二縣人士,其中,佃農們應徵的積極性爆棚,小半年內,前後竟達兩萬之眾,吳浩得以從從容容,精中選精。

被選中的,無不以為自己的祖墳冒青煙;沒被選中的,跌足而已。

吳浩所獲,不僅僅是精中選精,更是這班佃農出身的部下的死忠——統制替我們還清了欠債,自然結草銜環,效之以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