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我的新人設,我的大目標(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後,吳浩有些好奇:目下,自己在史彌遠和新君的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自己的要求,到底在什麼程度上能被滿足?
要求為岳飛改諡,是塊很好的試金石,有難度,但不是無理取鬧,至於符不符合史彌遠和新君的利益,那得看他們從哪個角度看待這個要求。
對於吳浩上奏要求為岳飛改諡的決定,展淵持保留意見,主要是顧慮文臣們的反對——不是怕他們反對為岳飛改諡,而是怕他們反對此議出於吳浩這樣一個武將。
展淵認為,若僅僅是為辦成為岳飛改諡這一件事,換一個方式,阻力會小很多,成功的機率,會大很多。
當然,展淵也曉得,吳浩上這個奏章,絕不僅僅止於為岳飛改諡一個目的,換一個方式,阻力雖小,但其他的更深層的目的,就無法實現了。
但無論如何,此時出這個頭,還是嫌早了些。
餘玠年輕氣盛,對吳浩上這個奏章,卻是堅決支援。
餘玠的理由如下(並非都是餘義夫的原話,大致意思不差就是了):
其一,因為韓侂冑主戰而打壓理學,所以,理學一派便主和,這是屁股決定腦袋,但大宋計程車大夫,並不止於理學一派,其中也盡有主戰、主張恢復的,我們為什麼只顧忌於理學一派而不去爭取其他主戰、主張恢復計程車大夫?
要求為岳飛改諡,是爭取主戰派的好手段!
其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可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士”,成了文臣的專屬?只有文臣才可以“以天下為己任”,武臣只能做工具人?
我呸!
本朝確有“以文抑武”的祖制,但這個祖制,早他孃的該改了!欸,好罷,好罷,不說改不改祖制——介樣說太犯忌諱了;換個說法——又何必強分文武?這個世上,文武雙全的人多了,能文就不能武,能武就不能文,這是什麼囚攘的道理?
這個囚攘的道理,總要打破它的——你越是讓著它,它越是騎在你頭上拉那啥!
所以,幹它!就打要求為岳飛改諡開始!
當然會有人反對,會有人使絆子,又如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嘛!不鬥不爭,何來勝,何來利?明公自至淮東以來,不就是一路鬥、一路爭上來的嗎?愈鬥,位子愈高,愈爭,勢力愈大!
退一萬步,就算此議最後不能成事,但明公佈德執義的形象也已經傳遍天下了!咱們不虧!
吳浩大笑,“佈德執義?嗯,‘佈德執義曰穆’,看來,將來,我的諡號,該給個‘穆’字嘍?”
餘玠一怔,果然,不知不覺,用上了關於“穆”字做諡號的“釋義”,不由尷尬一笑,“嘿嘿!嘿嘿!”
展淵嘆口氣,“我服了義夫了!這句‘不鬥不爭,何來勝,何來利?’尤令人激賞!我原先的看法,太小家子氣了!有時候,還真是需要主動挑起鬥爭的!”
頓一頓,“好,這件事,我不反對了!咱們一起打疊心思,無論如何,要替大帥辦成了他!不要什麼‘退一萬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