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核心利益(第2/2頁)
章節報錯
(宋真宗原封孔子為“玄聖文宣王”,後為因避聖祖趙玄朗的諱——就是軒轅黃帝,宋真宗將之認作趙氏的祖先——改成了“至聖”。
宋真宗說什麼“俺夢見玉皇令趙氏祖先授予俺天書,俺這個趙氏祖先,乃九人皇之一,轉世為軒轅黃帝,後唐時,奉玉帝之命,七月一日降世,主趙氏之族,總治下界,名曰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趙玄朗也。)
這個吳浩,土財主出身,沒正經進過一天的學,大字不曉得認不認得一籮筐?居然敢?
叔可忍嬸不可忍呀!
尤其是,這個傢伙不但建議替岳飛改諡,而且,原諡的哪個字該改掉,應該改成哪個字,哪個字先、哪個字後,他居然都寫到了奏章裡——
囚攘的,你是太常博士啊?!
不守本分,逾距越規,至於此極!
當年,岳飛就是“不守本分”,建議立儲,才失愛於高宗皇帝的嘛!
這個吳浩,是不知規矩、不曉典故呢?還是……目空一切?
還有,當初諡岳飛“武穆”,“武”字在前,其實有強調岳飛武人身份、示天下以文武有別的意思在,你將“武”字調到了後頭,還把諸葛亮扯了進來,幾個意思?
難道你“目空一切”到了想混一文武的地步?
真是叫人……又驚又怒!
“怒”不必說,所謂“驚”,還另有一層意外的意思在——
這個吳浩,明明是個粗鄙武人,但這篇奏章,咋講的頭頭是道呢?
要知道,在當時,議諡,可是一件技術含量高精尖的活計,普通士大夫都幹不來的,吳浩其人,既粗鄙無文,怎可能有這個見識?
難道,他的身邊,另有高人?
他的身邊——那個展淵?
不能啊!展某亦不過俗吏出身耳!
要不然就是史同叔搞鬼,擬好了稿子,交到吳浩手裡而已?
也不能啊!吳浩武人,或不知忌諱,但史同叔怎可能犯這樣的錯誤?他就算有心北伐,欲以岳飛改諡鋪墊輿論,也不該挑吳浩上這個奏章呀?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豎靶子嘛!所謂緣木而求魚、南轅而北轍嘛!
事實上,吳浩此舉,並不幹史彌遠的事情,史彌遠看到奏章之後,還錯愕了好一陣子呢。
這完全是“粗鄙武人”自己的主張,甚至,他最親密的兩個助手,對此都有不同的看法。
展淵持保留意見,餘玠則堅決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