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朝廷啊,請就我範圍吧(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不加以徹底的改革,官鹽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行政命令強行配售了。
吳浩出神半響,嘆口氣,說道,“我看淮鹽的賬目,積滯驚人,最多的時候,諸鹽場積鹽不售者竟至兩百五十萬石有奇!欸,兩百五十萬石啊!那是一個什麼數字?”
孫武王目光一跳,這個數字,連他也嚇了一跳。
“我還奇怪,”吳浩繼續說道,“鹽這樣物什,難道還會賣不出去?現在曉得了,又貴、又難吃,又不是沒更便宜、更好吃的可買,誰還買官鹽?可不就得滯銷嗎?”
頓一頓,“提高鬻價,以次充好,本為謀取更多的利潤,然南轅而北轍,緣木而求魚!賣都賣不出去,何談——哼!”
孫武王慢吞吞的,“回大帥,提高鬻價,是官家的事情;以次充好,就未必是官家的事情了。”
吳浩點點頭,“我明白,不是‘官家’,但是‘官吏’嘛!”
“是!”
“說一千、道一萬,鹽政,說到底,還是兩個字——吏治!”
“大帥明鑑!”
吳浩快速的轉著念頭:鹽政確實弊端叢生,淮鹽確實積滯難銷,然對我來說,卻是……好事一件!
前文說過,鹽榷是中央專賣,其收益,大部分歸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能分潤一小部分,若淮鹽暢銷無阻,作為地方政府,吳浩欲從中獲取更多收益,就是從中央政府口中奪食,極易引起雙方的矛盾。
但淮鹽既滯銷,吳浩就可以同朝廷討價還價了。
譬如,我可以做大整個盤子為條件,向朝廷要求更高的分成——對朝廷來說,分成比例雖下降了,但收益的絕對數量卻增加了。
或者,乾脆玩兒“包銷”,每年向朝廷上繳一個固定的、遠較目下朝廷所得更高的數目,其餘的,都歸俺——啊,都歸淮東。
這一切之前提:淮鹽由產到銷,一切管理,統統交給我。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吳浩便有了一個基本的思路。
孫武王覷著吳浩的神色,試探著,“大帥……”
“我想事兒,容易走神兒,有什麼話,你儘管說!”
“其實,即便不考慮價格、品質,有時候,官鹽也會滯銷的。”
“哦?為什麼?”
“金、宋一樣,都是分割槽銷鹽——嚴禁越區銷鹽,此大帥深知也;可是,以小人的淺見,這種區劃,不合理之處甚多:對於繁庶地方的供應,往往過多;對於邊遠地方、夷狄部落,則供應太少。”
所謂分割槽銷鹽,就是生產區和銷售區對接捆綁——某生產區的鹽,只能銷往指定的某某某地區,不許越區銷售。
“鹽這樣物什,不能少吃,可也不能多吃,供應過多,自然滯銷——就是價格合理,也未必賣的出去,莫說還不斷漲價了。”
“哦!”
“另外,官鹽的銷售點也有限制——大多設定在人口密集的繁華街區,對於偏遠地方之人來說,買鹽,極不方便。”
“嗯,我明白了,人家吃不下了,你還硬銷;人家沒吃的了,你的鹽,還擱在倉庫裡,如是,豈能不滯銷?”
“是!”
“好!老孫,你說的通透明白!”頓一頓,“這樣,海州的鹽場,你且安頓明白,然後,過一趟楚州,鹽政的事情,你向展通判報告,接下來,該做的事情,咱們一件件的做起來!”
“是!小的一切聽從展通判的吩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