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漢奸排行榜(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者,朱熹同岳飛沒有交集,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岳飛逝世已久,彼此不存在利害衝突,可以相對超然的看問題罷。
但要強調的是,岳飛建議立儲,只是他和趙構之間的一場小風波,岳飛的被害,絕非種因於此。
(趙構對自己的不能生育,其實並不忌諱,不然,也不會養兩個宗室子在宮中為預備了。)
次年,岳飛再次入覲,召對之後,趙構讓岳飛去資善堂見了皇養子趙瑗。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主動和解的舉動——就是針對去年那場小風波的;若趙構真在統嗣問題上對岳飛不釋,絕不能叫他去見趙瑗。
從資善堂出來後,岳飛滿面笑容:“社稷得人矣!中興基業,其在是乎!”
岳飛的被害,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趙構求和心切,而金人咬定和議的條件,“必殺飛,始可和”。
(這特麼成了宋金議和的傳統了,韓侂冑北伐失敗,金國也是堅持“必殺侂胄,始可和”。)
至於趙構為什麼一定要求和,那是另一個問題。
秦檜當然是大漢奸,但是,若有個“漢奸排行榜”,秦檜不能排在第一位,他的前頭,一定有個趙構。
為尊者諱,千載之下,竟沒有幾個人肯直接指出這一點,也特麼的——
不曉得說什麼好了。
“岳飛建議立儲,只是他和趙構之間的一場小風波”,是吳浩自己的看法,不曉得史彌遠咋看?
會認為岳飛的被害,確種因於他的“不循分守”嗎?
如是,在史彌遠心裡,吳浩密奏,要求不立太子,就不僅是“火中取栗”,而真如吳浩吐槽的“殺雞取卵”了。
或者,這隻“雞”,在史彌遠眼裡,已是尾大不掉,“殺”了,不但不可惜,還是必要的?同時,取出“卵”來,也算是派上了最後的用場?
哼哼。
得,我管你咋想?反正,該乾的事兒,老爺幹;不該乾的事兒,老爺堅決不幹!你就把天老爺請下來跟老爺說話,也木有用!
“這個什麼密奏,”吳知古說道,“自然是不能往上遞的,你看,是我回去直接回復史彌遠呢,還是你給他寫封信,做個解釋?”
“我還是寫封信罷!不然倒叫你作難了。”
“看你說的——我有什麼作難的?”
吳浩一笑,“不說這個了。”略一頓,“好了,時辰到了!”
“時辰到了?”吳知古奇道,“什麼時辰到了?”
“梅開二度的時辰到了呀!”
吳知古的臉一下子紅了,“你!……”
“欸,再見面,不曉得啥時候的事兒?良宵苦短,來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