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下一任天子的親姊姊(第1/2頁)
章節報錯
追封史浩為越王?
進封祁國公竑為濟國公?
許多人都認為這兩道詔書是有關聯的,但這個“關聯”到底是什麼,卻生出了幾種相去甚遠的解讀。
範應旍的上書,暗諷史彌遠,官家自然也看了出來,追封其父,是“朕對你信任不替”的表示, 是一種安慰史彌遠的手段,這一層,大夥兒是有共識的。
分歧在於,官家對史彌遠,是真的“信任不替”呢?還是不過打個哈哈?甚至,虛與委蛇,故佈疑陣?
哼哼, 遍觀歷朝歷代, 哪個權相倒大黴之前,不是升官進爵啊?
至於進封祁國公為濟國公——
主張立太子的一派很興奮:官家動心了!祁國公進濟國公,是立太子的前奏,是由祁國公而太子的過渡!
有人不以為然,什麼“過渡”?過度解讀就有你們的!進祁國公為濟國公,不過是對追封史浩為王的一個平衡而已——官家敷衍你們而已啦。
但不管怎麼說,不管哪一派,都心知肚明:立太子,就是衝著史彌遠去的;而官家也被觸動到了——爭議只在被觸動的程度。
過得兩日,又一道詔書頒下:以沂王嗣子貴誠為邵州防禦使。
“邵州防禦使”啥的,自然是“遙郡官”,邵州本地並沒有這樣的一個位子,對於趙貴誠(就是趙與莒)來說,純屬榮銜,但不管咋說,也算升官了。
不過,這道詔書,就沒有什麼人留意了。
右丞相府。
書房外, 書童報告, “餘師傅到了。”
史彌遠的聲音傳了出來,“畏齋來了?進來吧!”
書童挑簾,余天錫邁檻而進。
這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微微發福,面目和善。
此人字淳父,號畏齋,慶元府人(即是說,與史彌遠同鄉),其祖父餘滌,曾任縣學教諭,與鹽監史浩交友,後史浩為相,聘餘滌為家塾師,余天錫乃隨祖父讀書於史府;史彌遠拜相,又聘余天錫為家塾師。
“家塾師”只是個名目,余天錫自小在史府長大, 史彌遠對他,是半子半弟的情誼, 加上余天錫天性謹願,深得史彌遠信賴,以為可託大事,幾乎可算是史彌遠左右的第一個親信。
史彌遠正在臨帖,余天錫欠一欠身,“丞相,那個人,已經安頓好了。”
史彌遠抬起頭,溫和的看了他一眼。
余天錫一笑,“丞相放心,當著她的面,我是一口一個‘知古先生’的——下頭的人,也都交代過了,人前人後,必呼‘先生’而不名。”
史彌遠點點頭,“好。”說著,擱下了筆,走去屋角一隻木架前,架上一隻銅盆,盆中有清水,史彌遠洗淨了指上的墨跡,取架上的手巾拭乾了手,迴轉來,問道:“怎樣的一個人?”
余天錫略一沉吟,“很懂事兒的一個人。”頓一頓,“怎麼說呢?她和後沂邸者,不像表姊弟,更像親姊弟。”
“後沂邸者”,趙貴誠(就是趙與莒)也。
“哦!”史彌遠很欣慰的感嘆了一聲,連連點頭,“那就好!那就好!”頓一頓,微笑,“如此說來,吳長風的眼光,不差嘛!”
余天錫也微笑,“是!”
“既如此,”史彌遠斂去笑容,“可以見面了!”
“是!……今天晚上嗎?”
史彌遠慢吞吞的,“是,我去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