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政治,不是就表演嗎?(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政治不就是表演嗎?
於是,吳浩愈發認可展淵的判斷了:這個周安民,真是個人才!
*
吳浩透過益都府的張森、張林兄弟“接濟”圍城中的東平城的第一批糧食,終於運進了東平城。
(相關詳見第八十八章《好傢伙,真敢想!》、第八十九章《我很想發戰爭財》。)
在此之前,素以頭鐵著稱的金山東行省蒙古綱差一點就要棄城而去了。
實在是太難熬啦!
圍城數月,守城的、攻城的,都熬的眼前發黑——都沒糧了。
益都府方面,本是想早些往東平運糧的——早發市,早賺錢嘛!但吳浩說,欸,愈遲些,情形愈緊急些,賢兄弟“千里輾轉饋糧、冒生死大險、救一城存亡”的功勞就愈大——是罷?
哦,不止“一城”,保東平就是保山東、保黃河、保大金——曠世奇功呢!
張氏兄弟一想,也是啊!於是,按捺住性子,坐視東平滿城嗷嗷待哺。
沒糧,再拖下去,就得吃人肉了,蒙古綱還不想走到那一步,乃奏請“移軍於河南”。
金主命百官議。
朝臣們分成兩派,吵成一團。
御史大夫赫舍哩呼圖克們為首的一派曰:“金城湯池,非粟不守。東平孤城無援,萬一失之,則官吏兵民俱盡,宜徙之河南以助防秋。”
意思是,東平府反正是守不住的,城中軍民,與其將之白白扔給蒙古人,不如撤回來,還可以增加點黃河以南的防備力量。
翰林待制穆延阿固貸為首的另一派曰:“不然。車駕南遷,恃大河以為險,大河以東平為籓籬,今乃棄之,則大河不足恃矣。”
又,“兵以將為主,將以心為主;綱心已搖,不可使守,宜別遣行省規畫軍食。”
意思是,東平府太重要了,無論如何不能放棄,蒙古綱守不住,換個人守唄?
至於換個人就能變出糧食來了還是咋的,就不幹俺們的事情了。
金主聽了,覺得都好有道理哦,咋辦涅?
正在難以決斷,蒙古綱的奏章又到了:
你們不用瞎吵吵了——老子有糧了,不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