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趙亥在朝堂上提出的想法,白起也是聽過的,雖然很完美,但他覺得太過理想。

要知道人心還是有惡的層面存在,朝廷是可以照顧貧困老百姓,發放貧困金,可這難免會讓更多人動起邪念,暗中作假。

實不相瞞,白起甚至還聽到過一些大臣暗地裡嘲笑趙亥的想法,覺得幼稚。

這種太過完美的想象,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實現。

就算能實現,朝廷也沒有那麼多錢去支援。

貧困的百姓總是佔多數的,人人都來跟朝廷要錢,朝廷不得被拿空?

所以,趙亥的想法提出一段時間後,朝廷也就聲勢大雨點小,壓根沒有做出實際成績。

而下面的百姓也一樣,一開始翹首以待,現在成了茶餘飯後的笑話。

不過好在關於趙亥的想法只有長安百姓知道,而他們也沒渠道把想法傳到其他城池。

再加上天子腳下的百姓非常忠心趙亥,對趙亥異想天開的想法覺得感激,但人人都清楚沒那麼好實現,所以他們並不怪趙亥,心中也並沒有降低趙亥的霸氣英勇,反而覺得他是真心希望百姓過上好日子。

趙亥一臉正色。

「自然有關係,當前不可能再打仗,保守估計,十年之後就能再度發動戰爭。

朕要透過戰爭,收斂番國大量錢財,推動朕的所有想法。」

白起想了想,臉上更是迷茫,搖搖頭道:「陛下,臣還是不懂。

經歷漢蜀兩仗,國庫空虛的事他是知道的。

而且漢蜀兩國處得來的錢也都用在了修靈渠以及修路上,當前壓根就不是發動戰爭的好時機。

將來民生一塊發展的好,興許五年就能再度對外開戰,倘若發展的不好,二十年都未必能再發動戰爭。

而且只要發動戰爭,他就有信心讓大秦不敗!

但這和趙亥靠戰爭推動之前的想法一事,沒啥關係。

要知道,戰爭是會死人的,也是需要消耗大量錢財的,不應該會使大秦人口變得更低,經濟更加蕭條嗎?為何趙亥會說出這話來呢?

趙亥解釋:「只要發起戰爭,對戰敗國要求賠償,用賠償來的錢來推動民生髮展,這是一個很可信的計劃。

但當前軍隊制度若不改革,十年後,二十年後,甚至是百年後,戰力依舊和今天的水準是一樣的。

咱們大秦不變,你又如何能知道其他番國制度不變?

倘若幾年後,對方的軍隊有了質的飛躍,而大秦的軍隊依舊處於同一水準,如何勝利?國家如何強大?

只有改革,那咱們才是先行飛躍的那一個!將穩坐霸主地位!」

趙亥說的義正言辭,以白起的見識,他相信他能聽得懂。

果然,白起倒抽涼氣,他終於明白了趙亥的想法,是想先改革軍隊,讓軍隊整體質量提升檔次。之後等國情允許了,再利用雄兵攻打世界各地的番國,獲得大量錢財,持續推動大秦民生髮展。

以仗養仗,以別國的衰敗,創造大秦的繁榮,讓大秦百姓幸福安康。

陛下的女幹計,哦,不,想法,還真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