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殺敵(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看來,軍隊改革確實是有必要的,因為必須要保證贏,一旦輸了,那虧空的就是自己,所以必須要贏,想贏就必須要改革。
「怎麼樣?這事如何?」趙亥笑道。
三審六部那邊沒有意見,主要是武將這邊,畢竟軍隊改革涉及到了利益,是武將們的事!
不過趙亥覺得,對於改革完全按兵種區分,對白起來說,應當能想的明白,利大於弊。
而且他們再也不需要去務農,以後只要
安心訓練,需要打仗的時候聽從調遣就可以。
如此說來,是比以前更加輕鬆舒服的。
同時,錢也變得更高,完全夠支援一家老小開銷。
原本,府兵制農耕的時候,朝廷是不發放士兵俸祿的,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會給錢,所以士兵們在農耕時就是一段空窗期,沒有經濟來源。
而現在也可以說是從某種程度上給他們提高了工錢。
想了想,白起拱手道:「陛下,能否把這計劃詳細說於臣聽一聽?」
白起不是蠢人,一下就分清利弊,到底不會反對。
出於對趙亥的瞭解和信任,他相信趙亥一定能將大秦帶領的越發繁榮昌盛。
倘若趙亥的方向是好的,他自然會盡力配合,讓趙亥能在治理大秦這條道上走的更加便捷順暢。
如此也不負他一顆赤子之心,為國為民忠心耿耿。
自從蜀漢兩戰之後,白起一度覺得自己沒多少年好活了,因為他晚上都不敢睡覺一,一旦入夢,那些曾經被他殺死的俘虜、敵軍,就會化成厲鬼出現在他的夢裡找他索命。
所以,身體衰敗之前,他要以最後的精神力來幫趙亥、幫大秦,他覺得這很有必要。
趙亥嘆了口氣,「具體想法還不成熟……」
將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不是好事。
廢除府兵制度的想法是成熟的,但趙亥也不是從軍人士,無法做一個詳細計劃,這一點是需要白起去商量研究。
趙亥對後世的軍隊模式沒有特別清楚,只有一個大概方向,他將大概方向告訴了白起,希望他與其他武將商議制定計劃。
「陛下,臣知道了,臣全力支援陛下廢除府兵制度。稍晚一些,臣就召集部下商議新政策。」
白起覺得趙亥的想法很好,自己國家沒錢就從別的國家去搶,來壯大自己國家。
雖然在道德上站不住理,但管他呢,屆時找個合理的藉口就沒有問題。
最主要的是,此乃千秋大計,能讓自己國家變得更好,別的國家好或者不好跟大秦有什麼關係?
只要大秦強大就好,強大才不會被欺負,強大才有話語權。
作為大秦的大功臣,見證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白起深深明白這個道理,新政策他也會盡快商討落實好。
趙亥滿意點頭,「有白將軍這句話,朕甚感欣慰,也放心了,在來之前,朕最怕的還是你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