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擔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重要的是他迫切收復蜀地漢地,一統是其一,最主要的是為了大秦繁榮昌盛做鋪墊。
大秦當前國土肯定是不夠的,往外還要兼併其他番國,實行擴張。
當然,經過兩次大戰的大秦,當前國內依舊是不允許,故而,他要趁這十年期間把大秦內部,民生、軍隊,這兩大塊給發展成熟,達到真正國富民強的狀況。
冷兵器時代,人數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大秦目前總體人數不多,趙亥有心想鼓勵生育。
政策很難落實,因為花費的錢太多了,不是說一聲口號,加大生育率,百姓們就會生,而是需要錢的。
當前國庫實在空虛,靈渠、路段,修了有段時間,預計還有一年就差不多了。
到時候,百姓們該墾荒的墾荒。
商人們有了新大道,做生意來往將更加便捷。
以此預計不出五年,大秦的國庫將越發充盈。
御書房,三審六部都在。
趙亥把軍隊改革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希望他能輔助一起計劃方案。
「當前情況,諸位都知道,不需要太多人耕耘了,府兵制度已不適合當前國情了。
組建常備軍、糧草軍、炸彈軍,等等,把當前軍隊嚴格進行兵種劃分,單獨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把士兵們嚴格區分。」
「陛下,這……白將軍不在這!」三省六部面面相覷。但目光卻落在了兵部尚書身上。
兵部尚書不是傻子,當然不可能直接同意趙亥的建議,也說白起不在。
白起兩戰成名,功高震主,奉為軍神。
他這位軍事大佬不在這,誰敢給他拿主意?
「朕知道。」趙亥點頭,「朕現在是想問你們文官的建議。」
大秦時期,文武官員其實並不分明,有些文官當任武官職位,同樣反之也有。
比如兵部尚書,他是文官,同時需要的時候也會擔任將軍上戰場。
再比如白起,他是武官,同時又是右僕射,地位尊崇無比。
可白起也聰明,因為功高震主的原因,怕皇帝拿他開刀,幾乎很少上朝堂,總是以抱病為由待在家裡,遛鳥喝茶。
除非趙亥召喚他說要打仗了,他才會上戰場。
對此,趙亥很滿意,也沒想過收回他右僕射的職位。
「臣等尊重武官意見。」三審六部互相對視一眼,訕笑開口。
大秦雖然沒有嚴格區分文武官,在重要事情上的時候,文武二派還是要區分開來的,最好互不干擾,免得被嫉恨!
尤其就是還是扯到軍隊改革的問題!
再加上白起又是右僕射,他們沒理由給白起做決定。
白起的名聲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在軍隊中的名聲也是穩壓趙亥一頭的,所以這事兒問文官還真沒有必要。
「臣等尊重武官的意見。」一眾大臣又說了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