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率軍攻打冀州袁氏兄弟之時,依附在劉表手下的劉備曾進言劉表趁許都空虛攻打許都,將漢獻帝迎接到荊州,但是劉表只求安穩自保,並沒有採納劉備的建議,就這樣一個大好時機便錯失了,這讓劉備嗟嘆不已。曹操順利地攻佔冀州,袁尚與袁熙二兄弟被迫逃奔柳城,投靠了柳城的烏桓王踏頓。

烏桓,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之一,烏桓族同鮮卑族同為東胡部族的一支,後匈奴破東胡後,東胡後人一支遷至烏桓山,號烏桓族,另一支遷往鮮卑山,號鮮卑族。

公元49年,烏桓這支部族從塞外南遷到遼寧、漁陽及朔方十郡,漸而發展壯大,漢朝為了管理這些烏桓人,特設立護烏桓校尉,由護烏桓校尉管理他們。

到漢末時,逐漸形成由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塞外五支族群,其中右北平、遼西、遼東靠近邊塞,史稱三郡烏桓。

三郡烏桓多善騎射,常以禽獸為食,隨水草放牧,居無定所,露天為舍,食肉飲酪,以毛皮為衣,作戰勇猛兇悍,自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死後,因兒子樓班年幼,便由從子踏頓執領,總攝三郡,形成聯盟。

三郡烏桓在袁紹時受袁紹節制,又受袁紹恩惠,都臣服於袁紹,袁紹死後曹操北進剿滅袁氏殘餘,三郡烏桓畏於曹操勢力表示臣服於曹操,直到袁尚、袁熙二人投奔踏頓,踏頓想利用二袁的影響力向幽州開拓壃土,這才與曹操反目,開始侵略邊民,掠走幽州邊民共計十幾萬戶。

訊息傳到鄴城,曹操聽後十分震怒,決定要徹底掃除袁氏殘餘及三郡烏桓勢力。

可是,北征烏桓不僅有上千裡的道路,且道路難行,糧食運輸又十分困難,曹操為此一籌莫展,謀士董昭便建議開鑿平虜、泉州二渠入海,糧食從海上進入平虜、泉州二渠北運,於是,曹操便讓董昭自天津以東的沿海向北修建了平虜漕和泉州漕兩條運河,便於運糧北上。

待運河開鑿完畢,曹操便聚文武商議起兵討伐三郡烏桓。

文武百官聽說曹操決定要征伐烏桓,紛紛議論起來。各抒己見,大多都是懷有憂慮之心。

曹洪道,“主公,烏桓遠在北壃,我們一旦遠征,劉備肯定會偷襲許都,到時我們就是撤軍也來不急啊。”

“是啊,是啊。”大廳內一片附和之聲。

樂進道,“主公,袁尚袁熙雖然投奔烏桓,但烏桓人沒有遠大的志向,他們不過在二袁的慫恿下偷襲一下邊民獲取一些人員物資罷了,而劉備不同,劉備乃奸雄也,其志向遠大,我們當先去剿滅劉備,再圖烏桓不遲。”

曹操沉思片刻,轉臉問荀攸,“公達怎麼看?”

荀攸道,“遠征烏桓會使我們後方空虛,倘若後方有事,難以及時返回。主公真若征伐烏桓,一定要將許都的防務之事安排好才好。”

曹操點點頭,轉臉又問郭嘉,“奉孝有何高見?”

郭嘉道,“樂進將軍只說對了一點,烏桓是沒有大志,但我們不能因烏桓沒有大志而輕視了他,這是因為現在烏桓有二袁的加入情況就不一樣了。二袁與我們有切齒之仇,且袁氏與烏桓關係非同一般,而河北的百姓對袁氏還有些感情,一旦我們南征,袁氏兄弟便會慫恿烏桓侵略北壃,我們新得到的北方諸郡就會失去。雖然劉備志向遠大,單憑他的力量不會對許都構成威脅,而劉表自以為才能不如劉備,所以會忌憚劉備,不會聽從劉備心意見。”

“嗯,有道理,接著講。”曹操道。

郭嘉道,“烏桓持其邊遠,料定我們不會攻擊他們,肯定不會去做準備,所麼我們就出其不意,快速行軍,直搗他們老巢,定會擊敗他們。”

曹操笑道,“好,正合我意。我決定要親征烏桓。眾將聽令。”

於是曹操便率領張遼、徐晃、張郃、張繡、鮮于輔、閻柔、曹洪、曹純、牽招等大將統軍三萬,郭嘉為隨軍主謀,北上討伐烏桓。

五月末,大軍抵達無終(河北薊縣),兵臨塞口,沿渤海岸平原地帶北上,直取柳城。

待大軍抵達玉田縣,時值夏六月,時節進入雨季,天下大雨,大軍無法行進,只得暫駐。

曹操本想天晴後再行進軍,卻不想大雨三天兩頭地下,前方大道盡被雨水淹沒,深不可渡船,淺不可行舟,道路盡是土路,泥濘不堪,難以行軍,曹操不得暫停行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七月。

而此時,踏頓早已探聽到曹操的行軍動靜,做好了防禦的準備,在各個要塞口都佈防了重兵。

曹操本想給踏頓以出其不意的打擊,但現在看來這個打算已經失敗,曹操這次雖然率領了重兵,但現在踏頓已有了防備,踏頓以逸待勞,即是曹軍現已抵達柳城,曹軍也很難取勝。

於是,曹操便召集眾將士商議對策。

曹操道,“此次行軍本想快速抵達柳城給予踏頓以出其不意的打擊,卻不想天不作美,道路不通,現在踏頓已有了防備,把守住各個要口,踏頓以逸待勞,即是我們現在已抵達柳城,我們也沒有取勝的把握,你們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眾將士嘰嘰喳喳議論了會,又恢復了平靜,他們也是無計可施。

曹操看了下郭嘉,郭嘉也是一臉的愁容。

“奉孝,你可有高見?”曹操問。

郭嘉搖了搖頭,“主公,天不作美,我們現在確實失去了攻打柳城的良機,現在,確實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曹操失望了,道,“難道我們要撤軍不成?”

閻柔出列拱手道,“主公,此間有一人,他十分熟悉遼西的地形,主公何不將他請來問一問,我們或許另闢捷徑,直搗柳城。”

曹操目光一亮,“哦,快講。”

閻柔道,“此人名叫田疇,原為幽州牧劉虞從事,與我共同在幽州任過職,後來劉虞被公孫瓚所滅,田疇便率領部族進入徐無山中隱居,親自耕種糧食供養父母,百姓歸附者有五千餘戶,袁紹曾經幾次派使者前去招聘,授予將軍印,都被田疇拒絕,但不知主公請他他能否出山?”

“哦……?”曹操疑慮起來,“閻將軍,如果你去能否將田疇請出呢?”

“未將願意一試。”閻柔道。

“好,那你就即刻動身,帶上厚禮,務必要將田疇請出。”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