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閻柔帶上厚禮帶了十幾個衛兵來到無終山,一路打聽找到了田疇,兩人一見面,悲喜交加,都落下淚來。
相當初兩人在劉虞手下任職,劉虞死後兩人各奔東西,至此已有十幾年不見面了,田疇見到閻柔,又想起了故主劉虞,感慨道,“閻將軍,我們分別已十多年,不想還能夠再相見,真是三生有幸啊!”
閻柔道,“閻柔從未忘記過子泰,今日相見真是萬幸!”
田疇將閻柔請進屋,閻柔將曹操的禮物呈上,田疇大為不解,道,“閻將軍這是何意?”
閻柔便把來意說了一遍,田疇欣然應允,“即然曹公有請,我當前去赴命,閻將軍請放心,來人,上茶。”
兩人又聊了會,閻柔告辭。
田疇送走了閻柔後即刻吩咐僕人打點行裝起程,僕人大為不解,道,“主人,袁紹曾經三番兩次地來授您將軍印請您去任職您都沒去,怎麼今天曹公一請您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了?”
田疇笑道,“這你就有所不懂了,袁紹什麼樣的人,現在你該知道了吧,他被曹操滅了,當初我就看他成不了什麼大事,所以才推辭不去。”
“哦,主人果然有先見之明啊!”僕人折服地道。
田疇來到曹營,曹操喜出望外,親自率百官迎出營門口,但見田疇一行幾個人已牽與等候,曹操上前幾步先沖田疇一施禮,田疇慌忙還禮,“田疇有何德能讓曹公親自迎接,可折煞田疇了。”
“哈哈哈哈,”曹操笑道,“子泰,子泰乃幽州名士也,子泰一來,我破烏桓有望矣,來,子泰,營裡請,營裡請。”
說罷,曹操拉住田疇的手,並肩走入大營,進到大帳,請田疇上坐,田疇不坐,就一邊坐下。
眾文武也都兩邊落坐。
曹操道,“子泰,我此次率部親征烏桓,走濱海一路本想直搗柳城,卻不想天不作美,連連下雨,道路不通,烏桓現在又有所防備,看來此路是行不通了,不知子泰可有別的途經可走?”
田疇道,“曹公,在下正有一條道路可走,能出其不意地直取柳城。”
“好,快講。”曹操大喜。
田疇道,“從無終順濱海平原北上柳城這一路夏季常年積水,淺不通馬車,深不可載船,這種境況已經形成了數百年之久了,秦時的北平郡治所在平崗縣,有一條道路是從盧龍塞口直通柳城,從漢光武帝后這條道路便被廢棄已經近二百年了,但還是有隱蔽的小道可以找到。如果我們順這條道路行進,烏桓人肯定不會想到,現烏桓人的大軍都在通往無終的大道上佈防,此時,如果我們率軍返回無終,然後悄悄從盧龍塞口越過白檀的險要,前面便是荒無人煙的空曠地區,直達白狼山,而柳城距白狼山已不足二百里,這條路又近又好走,定會出其不意,擊敗踏頓。”
曹操一拍桌案,驚喜道,“好,就走這條路,由你來做嚮導,現我拜你為司空戶曹掾兼無終縣縣令,可否?”
“多謝曹公。”田疇起身道。
“眾將聽令,”曹操道,“今日午飯過後全軍拔寨返回無終。”
於是,曹操便拔寨全軍往無經返回,並令人在各個道路口豎下路牌,上面寫道:因天下大雨,道路不通,暫時返回無終,待秋後天晴,再來取柳城。”
踏頓的細探探得曹軍返回無終,並把路牌帶回柳城來見踏頓,踏頓喜道,“我料定曹軍必退,怎麼樣,他們退了吧,哈哈……”
袁尚道,“大王不要掉以輕心,曹操奸詐,我們還是多做防備才是。”
踏頓道,“讓他如何奸詐,可這道路不通,難道他還要從天上飛過來不成?”
蘇僕延道,“袁將軍說的沒錯,我們還是加強防備才是。”
“哼,你們都是被曹操嚇破膽了!”踏頓有些生氣,甩納而去。
袁尚道,“曹操奸詐無比,我們還是做好防備才是。”
蘇僕延對傳令兵道,“傳令下去,從今天起,命令沿路各部,一定要加強警備,就是晚上睡覺也要睜一隻眼!”
傳令兵走了。
曹操率軍返回無終,休整一日,次日便在田疇的帶領下向北抄小路攀越徐無山,經盧龍塞進入灤河上谷,行進在這山巒之間,道路雖然不泥濘,可這條路已經荒廢了幾百年,完全長滿了荊棘,每行進一步,都要披荊斬棘,物資輜重更是行進艱難。
曹操和將士們都是牽馬而行,這條路確實是十分隱遮,雖然難走了些,可比起泥濘的濱海路來說還是可以通行的,只有過了這灤河上谷的山巒地帶,才會到達平坦的草地。
郭嘉見行軍如此緩慢,便疾步趕上曹操,對曹操道,“主公,我看這樣的行軍速度是不行的,我們只有會下輜重,輕裝前進,才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踏頓的面前。”
曹操皺眉望了望前方,又望了望身後艱難推進運糧車的部隊,道,“你說的很對,傳令,三軍暫住,讓將軍們前來聽令。”
三軍停止了前進,大將們都依次趕來。曹操便下令丟下輜重,親領張遼、徐晃、張郃、夏侯淵、閻柔、曹純等大將,率五千騎兵先行,各自身負十幾天的糧食,輕裝前進,由鮮于輔統率步兵跟進,這樣,行軍速度大為提升。
不過半月,曹操便率領著這支輕騎兵過了五百里地的山谷,在平岡轉頭向東,穿越鮮卑牧地,進入到邊境的山地,直指柳城。
八月,曹軍先鋒部隊到達了距柳城不遠的白狼山。
在柳城的踏頓忽然聽到曹軍已到達白狼山,萬分驚駭,他此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東南渤海沿岸這一路,卻沒料到曹操神出鬼沒地出現在柳城西面,而且已抵達白狼山。
踏頓慌忙徵集數萬騎兵,率領蘇僕延、樓班等烏桓首領及袁尚、袁熙向西迎敵。
兩軍在白狼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