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軍隊奪權(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情況下,就算主帥由岳飛換成了其他人,這支軍隊也不會跟隨主將造反。
也由此,武將和軍隊不再是大宋朝君臣最為防備的物件。
大宋自上而下都依稀察覺到了,控制軍隊的方式似乎並不止打壓貶低一種,也可以是向軍人貫徹一種高尚的精神,即忠於國家、忠於民族,保家衛國的精神。
甚至於一些儒家學派更加激進的提出,士大夫們也需要貫徹這種精神。士大夫總是自詡國而忘身,那為什麼在國難當頭時卻總是有人賣國求榮?難道高貴計程車大夫連武人都不如?
當然因為時間尚短,這種流派還未發酵出影響力,只是在一些州府中冒出了些許萌芽。即民族主義萌芽,這個民族的所有子民,無論文武都應該忠於諸夏。
這種思潮,最激烈的地方還是在軍中。因為軍中每日都在講《春秋》,講忠義,講忠君報國。
神武右軍的將士最是堅信趙桓那句“朕即國家”。在他們心中,一切與官家意志相悖的,都是叛逆,是可能威脅自己利益的叛徒。
這使得他們的作戰意志無比堅決,三月末神武右軍開赴至揚州,四月初二,大軍便跨過了長江天塹,進入鎮江府。
與趙桓以為的南宋小朝廷會昏聵腐敗不同,這個江南小朝廷是真的在極力抵抗。
趙構與一眾宰相、士大夫們積極備戰,主動迎敵,從四面八方抽調了十四萬餘軍隊馳援鎮江府。
他們有雄心,有壯志,要劃江而治。做好了各種戰略部署,派遣了精兵強將。絕非渾渾噩噩,坐以待斃。
可是結局卻令人心酸落淚。很多事不是拼盡了全力,就能成功的。
雙方決戰爆發,兩軍激烈交戰,但只用了一日,江南十四萬大軍被神武右軍徹底擊潰。屍骸遍佈戰場,死者枕藉,方圓十餘里遍地屍山血海,倒地的旌旗,折斷的長槍,在落日餘暉下顯得戰場格外血腥淒涼。
江南軍隊的慘敗沒有其他原因,只因為他們就只有這種水平的戰力,實在打不贏神武右軍。
他們名義上十四萬軍隊,但吃空餉嚴重,實際數字可能連十萬都沒有,只有七八萬人。而且江南承平日久,軍隊甲冑不齊,又疏於訓練。在戰場上,沒有一絲強軍的影子,只有被碾碎的命運。
南宋小朝廷,至今還是沒有反應過來,一個國家必須要有強大的武備。只靠士大夫維持的統制,就像沙子堆砌的城堡。一支強軍入侵,他們平日裡刻薄、打壓、荒廢的軍隊就會土崩瓦解。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們就會死於敵軍刀下。
神武右軍突破長江,兵鋒立即從鎮江府開始向東西兩側橫掃。東側由牛皋率軍直奔常州,西側岳飛親自統領,大軍神速推進,在江南小朝廷還來不及反應之時便已包圍建康府。
偽朝宰相汪伯彥留在這裡總督前線戰事,可是戰敗來的太快,他還未來得及逃,就被背嵬軍堵在了城內。
攻城兩日,建康城破,神武右軍俘虜偽朝宰相以下官員三百餘名。
這些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們,直至被俘虜還是不理解!為什麼高貴計程車大夫們已經團結一心,還是被敵國一支強軍入寇,踩落塵埃,卑賤的不如一條野狗。
但朝廷已經完成了戰事動員,神武右軍幾乎是以絕對精銳之師,攻擊一群烏合之眾,很快完成對腐朽士大夫的清掃。秩序正在從長江沿線迅速向南恢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