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抵達東京時正是人間四月,朝廷永珍更新,官員們喜笑顏開。

凡是當初押寶朝廷,篤定朝廷會平定叛亂,肅清山河的官員,最近都平步青雲,有人甚至一夜之間連升數級!

有的人睡覺前還是個不入流的八九品小官, 在大宋冗官制度下是個可有可無的冗餘官員。一覺醒來,就得知自己已經是正五品一方大員,總督一方政務,位高權重!收拾收拾行禮,就可以去南方魚米之鄉走馬上任了。

可惜辛棄疾還沒有出生,否則在這個新朝庭, 他絕不會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至少也能混到一方宣撫, 管理一州、一府的事務。

倒不是趙桓在賄賂官員們,而是大宋的冗官已經有點不夠用了!金人入寇,圍困東京,本就使大量官員棄官而逃。又因為江南小朝廷的叛亂,使朝廷士大夫三去其二。

隨著平叛大軍的推進,各個方向版圖迅速恢復,一批批士大夫被處死,有大量官職空閒出來,需要東京派遣官員前去頂上。

趙桓現在距離給大宋士大夫階層換血還差太遠,目前最緊急的是先用一批人恢復四方秩序。

現在朝廷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冗官,而是官員不足!東京的閒散官員們,只要未曾叛變,在國難之時堅定支援朝廷外禦敵擄,內平叛亂的,哪怕是個阿貓阿狗也都得頂上去,外出擔任一方父母官。

大宋官員的缺口有多大?大到朝廷宰相們已經連續數天吵著要精簡機構, 滿朝都知道朝廷要砍掉一大批官職,但卻沒有一人跳出來反對。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即便自己的部門被精簡掉了,自己也不會丟官。說不定上午被精簡,下午就被通知官升數級,或者調任更具實權的部門去了。

雖說在這個時候慶祝顯得很不地道,但東京官員們是由衷的感激南方同僚們的叛亂。他們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點亮東京官員們的前途啊!

但東京也不是普天同慶,朝廷上依舊有著激烈的鬥爭,焦點就在宰相們的角逐。

準確來說,是政事堂藉著官員不足的大勢,向三省發起了最終攻勢。

雙方已經殺紅了眼,刀刀見血,招招致命。政事堂勢必要趁這次精簡機構,將三省這個龐大、臃腫的官僚機構砍去。而三省則要趁著這次改革,徹底穩固下自己的權威。人員可以削減,但執政權必須掌握在尚書省手中。政事堂必須被掃進歷史的塵埃。

為此三位宰相已經各自令麾下嫡系向對方發起全面攻勢,無數官員引經據典在向趙桓上書各種意見。

甚至三位宰相也連續多日在趙桓面前據理力爭,力陳自己機構的正統性。

大宋皇權的強大由此也可見一斑,趙桓的傾向能輕易決定一位宰相與其背後大量官員的去留。

為了爭取趙桓的支援,孫傅這幾天都像賴皮糖一樣跟在趙桓身後,喋喋不休。

“官家,蘭臺、尚書省自漢朝便已有之。漢代凡執掌朝政者, 必錄尚書事。如荀彧荀令君,那便是尚書令,至死仍忠於漢室。我大宋不能沒有尚書省啊,官家。”

趙桓額頭上滿是黑線,對守在茅廁外喋喋不休的孫傅怒斥道:“朕連解手的時間都不能清淨一下嗎?”

孫傅不顧一旁起居郎飽含笑意的眼神,也不顧飄來的氣味,就蹲在趙桓門外,苦口婆心的說道:“臣也是男人,最清楚男人什麼時候最清醒,最悠閒。趁這時間,臣一定要再跟官家講講尚書省故事。”

“諸夏千年傳統,無論如何也不能斷在我大宋啊。從漢室設尚書檯,尚書們便是天子意志傳遞者。當朝宰執都錄尚書事,從而為天子處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