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京畿轉運(第2/2頁)
章節報錯
僅這一長串官職,就令趙桓驚歎不已。除了館閣的貼職是個虛銜,這位大臣還同時掌管京畿提點刑獄司與京畿路轉運司,著實可謂是大權在握。
梅執禮介紹道:“趙鼎,字元鎮,解州聞喜縣人。博通經史,才幹斐然,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及第。去年五月,因受宰相吳敏賞識,被提拔為開封府士曹。十二月末,因力主祖宗之地,尺寸不可輕棄而任京畿路轉運副使。”
“金人犯闕,京畿路轉運使隨軍民數萬人奪萬勝門而出,趙鼎便全權執掌京畿路轉運司。”
趙桓笑著感慨道:“河東聞喜自古多義士。古有關雲長,近有趙元鎮,皆可稱為國之忠臣。召其覲見。”
其實趙鼎這個名字,趙桓是認識的。不過,南宋四大名臣的名聲的確是不如中興四將響亮。
趙桓只記得他是一位賢相,他與張浚並相的時期被認為是南宋初年政治最清明的時期,有“小元祐”之稱。
他作宰相之前的履歷,就沒那麼清楚了。沒想到這位賢相,北宋少數的主戰派大臣如今就在自己手下,而且團結在了主戰派宰相梅執禮麾下。
很快趙鼎便抵達殿中,恭敬行禮之後,趙桓不禁一樂,這位青史留名的賢相竟然是個小胖子,臉頰肉乎乎的,一雙小眼睛圓圓滾滾,貌相非常喜人。
趙桓一時之間被驚詫住了,不禁開口問道:“趙卿,想來轉運司油水非常豐富吧?”
趙鼎肅容答道:“國家危難,餓殍遍野,官家不問天下苦寒,卻只問民脂民膏,豈是聖君作為。”
趙桓啞然,穿越到如今也有段時日了,終於還是不可避免的被這些士大夫們明諫暗諷幾句,刷一波聲望。
不過對這位要給自己幹活的大臣,趙桓也沒有生氣,後世老闆還知道客客氣氣的對待銷售冠軍呢,更何況自己一個堂堂皇帝。
於是趙桓也肅容回道:“朕正是關心東京百姓苦寒,所以才詢問京畿路轉運司錢財多少。卿是否能夠運來足夠多糧食,賑濟百姓?”
趙鼎也立即借坡下驢,說道:“官家仁心,昭昭日月,德被萬民,實乃我大宋國百姓之福。關於京畿路轉運司,最重要的是四條漕運水路。”
趙桓點頭,東京發達的漕運系統一直是大宋的驕傲。
趙鼎介紹道:“東京有蔡河、廣濟河、五丈河、汴水等四渠,分流四方,鹹會州郡。舟船相接,贍給公私。所以東京居民百萬,而生活所需無任何匱乏。”
“這四條漕運水渠朕知曉,且據朕所知,汴河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皆由汴河入京,供應東京數十萬軍民所需。但如今有群盜坐斷東南,卿打算如何維持東京供給?”
聽完官家所言,趙鼎頭顱低垂,眉頭一簇。
南京就在汴河東南,坐擁十餘萬大軍。什麼樣的群盜能在這十餘萬大軍的眼皮底下坐斷東南?
或許……趙鼎立即對局勢有了大概的猜測。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