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啟聖院的齋飯(第2/2頁)
章節報錯
皇帝駕臨,啟聖院的主持任淨禪師第一時間攜帶兩名僧彌出現在趙桓身前。
作為皇家寺院,任淨禪師佛法如何還不得而知,但這人情世故卻是拉滿。
見到皇帝,任淨禪師立即行禮,說道:“聖躬萬福,佛祖庇佑。”
趙桓看了一眼這位白白淨淨、面龐圓潤的大師,說道:“啟聖院看來伙食不錯啊,朕看院內諸位僧人皆面色紅潤,精氣十足,可是要比朕的軍人面色要好上許多。”
這夾槍帶棒的話語,若非趙桓是皇帝,啟聖院的大小僧人怕是要立即一擁而上,讓趙桓知曉知曉,什麼叫怒目金剛。先講贏了僧人們沙包般大小的拳頭,再去與佛祖講道理。
但誰讓趙桓就是皇帝,而且是一位絕對與和善無緣的鐵血皇帝。
所以任淨立即面露笑容,說道:“承蒙官家誇獎,若是官家不棄。啟聖禪院可以為在院內訓練的將士一同準備齋飯。”
趙桓問道:“神武右軍今日草創便有三千人,將來人數只怕會更多。啟聖院能夠供應及時?”
任淨從容回道:“出家人不打誑語。承平歲月,東京城內前來拜佛上香居民亦常在寺內享用齋飯。遇到盛大祭典,院內人數或達數萬。院內僧彌有款待萬人經驗。”
難怪歷史上吳革選擇在這裡練兵,如今的官府也選擇將新軍駐紮在啟聖院,恐怕也是有藉助啟聖院供應齋飯的意圖。
趙桓看了一眼任淨禪師,這位禪師非常上道,而且絕對沒有弱智挑釁的想法。堪稱極具慧眼、慧根。
可是趙桓對佛教著實沒有太多好感,便說道:“禪師,朕有個疑問,想求禪師解惑。”
看著皇帝平靜的表情,任淨心裡非常慌亂。天威難測,我一個老和尚哪能解惑?
若是有可能,任淨只想說,憋住,別問,讓我一個人靜靜。老僧還想多活幾年。
但心裡千言萬語,任淨說出口的確是:“願老衲數十年佛經鑽研,能為官家闡明一二。”
趙桓環視了一眼流光溢彩,莊嚴奢華的寺院,說道:“佛門清淨地,是否便一直超然物外?若東京淪陷,金人入主。彼時佛門香火依舊,又是否與今日有所不同?”
任淨瞬間浮現一頭冷汗,這可不是一個疑問,完全是一道催命符啊。
若佛門被金人統治毫無區別,啟聖院依舊香火流傳,為金人納福祈禱。那大宋億萬臣民的供養,無數人的虔誠誦經,這麼多恩情恩義,豈不是全部贈給了薄恩寡義之輩?
斟酌了許久,任淨回道:“佛經《藕溢大師語》有言,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老衲不敢妄言佛門,但啟聖院受大宋百姓供養垂兩百年,若百姓不在,啟聖院又講佛經與何人聽?”
“故啟聖院必與東京共存亡,老衲會派出院中所有武僧,受神武右軍指揮,共衛東京。”
這老和尚還真是無懈可擊,讓人挑不出發火的理由。
趙桓笑著說道:“很好,佛門沒有超然在外,依舊視自己為東京一員。那朕亦不會苛責,一切按徵兵法令即可。寺中二十至二十三歲僧人亦為我朝臣民,按律服兵役,進軍隊保家衛國。”
隨後趙桓偏頭對梅執禮說道:“其他道廟、寺院亦是如此。東京四百八十寺,不知多少僧人、道士受東京百姓供奉,焉能在國難之時,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