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啟聖院的齋飯(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徵募的兩千軍隊集結在啟聖院內,也就是歷史上吳革招募義士練兵的地點。
啟聖院就在大內宮牆旁邊,出了皇宮向西不遠便能抵達。
張叔夜離開宣德門後,陪同趙桓前往啟聖院視察的人便換成了左相梅執禮。
二人並行,趙桓問道:“金人沒有派使臣前來議和?”
按趙桓推算,金軍在焚城之後應該會迅速派出使者前來恫嚇,威逼宋室君臣繼續與金人議和。
就如趙桓之前所說,永遠不要作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
最希望議和成功,宋室君臣解除武裝,束手就擒的人就是金軍。雙方每繼續交戰一日,金人都會多死傷一批族人。
大宋即便每天傷亡減員三千人,依舊有能力從東京百萬軍民中補員。作為大宋都城,東京“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半天下之財富並山澤之百貨”。因此,只要宋朝君臣堅定抵抗,必然能夠源源不絕的徵兵補員。
但金國女真人就這麼些,死一個少一個。
可金人要征服、威懾的區域實在太多,從朝鮮到渤海到遼國殘部、西夏以及宋朝龐大的河北、河東各地。
並不是攻破東京,便安枕無憂了。
金人還未完成整合遼國領地,若是太多女真人死在東京城下,就算打下了東京也得不償失,會造成統治不穩,各地叛亂蜂起。
梅執禮回道:“稟官家,金軍保持沉默,只是加大了攻城力度。”
“是朕小覷了粘罕,他倒是沉得住氣,絲毫不讓內城看出他心態如何。”趙桓面色凝重的說道。
梅執禮點頭,說道:“粘罕老謀深算,即便打算議和,也不會立即遣使。至少會猛攻數日,以驚懼內城。然後才遣使議和,從而斬獲最大收益。”
說話間,二人抵達了啟聖院。宋代禪院建築風格都規模宏大,內部設施奢華。
比如著名的大相國寺,“廣殿庭門廊樓閣凡四百五十五區”,“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
作為緊鄰皇家的啟聖禪院同樣規模不輸大相國寺,剛興建時便有“殿宇凡九百餘間,皆以琉璃瓦覆之”。
內部裝飾極為奢華,比如趙桓腦海中前身的記憶便記得,禪院內有一座“純金筥”,方一尺許,以錦綾色色縫物絹等十重裹之,筥內有純金小廚子,以赤錦三重裹之。
走進禪院,趙桓便看見大量士卒列陣於寬闊的庭院內正在訓練,一群沙彌抱著掃帚、拖把等物站在一旁,對著訓練的軍民指指點點。
趙桓對梅執禮說道:“都說佛祖庇佑蒼生,但朕只看見了佛門寺院披紗罩錦。朕聽過軍人凍死疆場,卻稀聞和尚被凍掉手指、腳趾。”
梅執禮神色一僵,不知道官家態度,只能模稜兩可的回道:“或許……修佛之人,平心靜氣,中正寧和?”
趙桓看了一眼面色白淨,油光滿面的大小和尚,淡然說道:“不僅如此吧?他們保暖無憂,哪怕滿腹邪欲,也不至於凍墜手指。”
梅執禮訝異,沒想到官家對僧人有如此大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