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泰西風俗志(第1/2頁)
章節報錯
歐洲人幹過的那些野蠻事情實在是太噁心了。
尤其英國皇室,簡直是野蠻人中的野蠻人。連續幾個世紀,宮廷里長期大擺人體肉宴,“快活王”英王查理二世所謂的瓊漿玉液(the king’s drops),製作方法就是將人類頭骨磨成粉末,然後與酒混合。這種自制的玉液瓊漿是“快活王”英王查理二世的最愛。
中原就算一家都是瘋子的北齊皇室也不至於他們這麼變、太。
不過趙桓雖然內心態度堅定,必去殘制暴,卻也不會直接自己提出來。
上趕著不是買賣,天子忽然提出要打一個數萬里外的小國,普通人第一時間的想法是什麼?想必大部分都是好大喜功。畢竟英格蘭在哪裡,大宋一億四千萬百姓,大概有一億三千萬不知道。
其實大宋民間也有很強的閉關鎖國傾向,或者說叫門羅主義、孤立主義。
神州是大宋的神州,出了神州,一群蠻夷愛幹什麼就幹什麼。
比如宋朝百姓就對勿斯里國(埃及)以南,幾乎沒有興趣。對秦國以西也沒什麼想法。
這個神州已經夠廣了,東西四萬裡,南北四萬裡。四面八方都是大洋,東起東海,西至大食海,南盡南洋,北極冰洋。
大宋百姓的野心很“小”,有這麼塊土地就足夠了。
聽說東山都護府大概還有一個神州這麼大的土地,那就等於大宋的疆域翻倍了。
這片土地上有當今最輝煌的文明,有最昌盛的人口,有最溫和的氣候以及最豐富的資源。
經濟發達,物阜民豐。僅神州內部的經濟迴圈就足以讓大宋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很多人都對繼續用兵不感興趣。
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形成輿論風向,讓那些義憤填膺的百姓鼓譟起聲勢,然後朝廷響應民意,順勢出兵。
在此前,輿論權都掌握在了士大夫手中,皇帝不得不跟他們妥協。
而眼下,天下有發達的報社,有無數識字的百姓,民間富庶根本不差一份報紙錢。
那趙桓就根本不用去計較士大夫們的想法了,只要透過報紙就能引導輿論。
他想好了方向,就把範思忠叫了過來,問道:“你們夫妻倆現在還翻譯西方著作嗎?”
範思忠搖了搖頭,說道:“幾乎不怎麼翻譯了。主要是朝廷鼓勵翻譯到如今已經有近二十載,聲勢浩蕩中已經幾乎將西方有價值的學術著作全部翻譯完。太學、蘭臺、辟雍等各處藏書館內,藏書超過三百萬冊的比比皆是。”
趙桓面露笑容,這一點是他穿越以來最大的文治之一。
後世可能記不住趙桓打贏了東京之戰,但一定會記得他一手推進了十年翻譯運動,將全世界的典籍都翻譯成了漢書文字。
阿拉伯人的哈里發,下令開展百年翻譯運動促成了他們的黃金時代。
大宋的天子趙桓,同樣憑一己之力,促成了這項宏偉的功績。
只不過大宋無論人口還是識字率都要遠超大食,所以阿拉伯人用了百年才完成的翻譯運動,大宋只用了二十年左右就已經完成了十之八九。
趙桓說道:“不要那麼武斷的下定論,大食和勿斯里國是我朝朝貢體系下的藩國,所以他們的圖書可以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原,翻譯完成。那泰西呢?比如英格蘭,他們的典籍,你們翻譯了嗎?”
範思忠嘴角露出笑容,說道:“官家,這真不是我們不翻譯。我們也嘗試搜尋過泰西地區的文學,但簡直是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