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批殖民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倭族從上到下卻都覺得沒有問題,在這種能征善戰的劍聖流派下,鐵炮的威力被髮揮到了極致。
尤其是在城市戰中,蝦夷人被倭族劍聖襲擾的不厭其煩。
他們在關東向關西進軍路上,每個城市都要面臨極其嚴峻的治安考驗。
臃腫的蝦夷部隊,在城市裡面對神出鬼沒的東瀛人,根本無法有效應對。
倒是蝦夷將領被東瀛人刺殺了十幾名,糧倉被點燃了數座。
趁著蝦夷人組織混亂之時,東瀛人集中部隊,圍困了其上萬前出的主力。
這上萬蝦夷人後勤不足,又無援兵,鏖戰數日被東瀛人全部砍碎。
於是雙方攻守異轉,倭人開始向關東收復城池。
不過這種情勢只維持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雙方在勢力交界處的戰事還沒決出個勝負。
倭人內部又爆發了大亂,武士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
他們本來就不是一個自上而下的統治階層,而是各個地區的勢力家族,背後又各自站著不同中原商人,有各種不同的利益。
所以蝦夷人的威脅一去,武士階層的大規模內戰就爆發了。
而打了這麼多年,武士們自然就成了非常不錯的奴隸來源。
第一批踏上東山大陸的中原人基本都攜帶了一批武士,他們戰時可以作為士兵,對抗土著。畢竟他們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對殺人流血什麼的是沒什麼恐懼了。
平時還能作為奴隸,在種植園裡進行農業開墾。
在東山大陸上,其實還是以後者為主。
因為東山大陸現在實在是太廣闊了,作為開拓者的東山都護府,現在急需人口去填充土地,甚至是發展文明。
記得有一款遊戲是,開局五位農民,開墾農田,採集資源,興修水利,建設城鎮,發展貿易。
其實東山大陸上目前就處於這種情況。
東山都護府不怕野心家過來建立城鎮,發展城池,也不在意他們圈地為王,在裡面大建莊園,囤積糧草。
就這兩千人的開拓隊伍,最多在東山都護府的治下建立百十個定居點,四五個殖民根據地以及寥寥幾座城鎮。
講道理,如果東山都護府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真的不要妄想什麼發展了。
只要他們發展起來,哪怕良田萬頃,也不過是為國守財而。
李顯忠的態度只有一個,就怕他們不來!只要肯來,怎麼都好說。
這位才幹斐然的首任東山大都護完全不擔憂治下百姓能翻出天去。
畢竟他最擅長的就是梳理局勢,因勢利導。
基本上,東山大陸上,只要他不造反,這片大陸上的一切就反不出去。
在他的這種開放胸襟鼓勵下,第一批殖民者很快就在東山大陸落地生根,甚至順利的堪比中原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