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批殖民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山都護府貢獻的浪潮,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大宋好漢雄心勃勃的踏上了征途。
實在是很難有人抗拒,踏上那片土地就能擁有一大片莊園,更別提還有豐厚的皮革和數之不盡的黃金。
雖然有一些拿著羽箭、毒箭、木矛的暗中宵小,但大宋好漢們,舞槍弄棒,勤練技藝,對付的不就是這種貨色嗎?
首批踏上征途的好漢大約有兩千餘人,他們經過了長達半年的準備,取道東瀛,順著洋流向東。
這是帝國無數商人、海軍都已經確定過的便利航線,帝國的天文學院全球之旅,就是從這裡出發的,他們會沿著這個航線直抵東山大陸。
這條航線非常平滑,基本上只要對著兩點之間畫出一條優美曲線,就能順利抵達。
考驗水手的只有一點,能否在茫茫大海中定位準自己的位置,並保持好航向。
只要他們別把航線弄得跟折線圖一樣,時上時下,這趟旅行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豪族和商人們對這一趟旅程基本上選擇了經驗豐富的水手,他們一路安穩無憂的開到了東瀛,然後在東瀛補充了大量能征善戰的武士。
沒辦法,整個東瀛島上打了多少年了。
先是蝦夷人跟倭人打,雙方為了確定關西以及關東的邊界,興師動眾近十萬人。
這個規模讓西方人看了簡直慚愧。
一個島國,雙方出動的部隊,幾乎能與西方一個帝國相媲美。
更關鍵的是,他們的武器要比西方更是先進無數倍。
來自蝦夷島上計程車兵皆身披明光重鎧,手持如臨長槍,動靜之間,如有雷鳴,巍巍方陣,明光曜日。
這簡直就違反整個世界定理了,把太學院所有教授的理論都踩在了腳底下踐踏。
鬼知道他們一個北方偏僻小島上,要靠捕魚挖野菜為生的一群野蠻人,怎麼會拿出這麼多重灌鎧甲,而且數以萬計,規格一模一樣。
但總之,他們就是拿出來了。而且,不但能拿出來,還會把他們組建成一支強大的野戰軍團,配合箭雨,攻城略地,簡直如同重灌戰車,滾滾而過。
那些只有幾百人,甚至幾十人守衛的倭國山城,看見山下出現密密麻麻的重灌方陣,心裡的陰影面積別提有多大了。
而另一邊的倭人能跟這麼強大的重灌部隊打這麼多年,當然也不是等閒之輩。
他們從中原商人那裡每次都能買進數百杆鐵炮,這東西雖然威力不足。他們就算組建十幾萬軍隊,也可能被宋軍幾萬精銳野戰軍用火炮給揚了。
但在島國上的確是夠了,因為蝦夷人他們……也沒有火炮。
雙方交戰,就是一場鋼鐵跟火藥的碰撞。
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靠外力,其實東瀛人是打不贏蝦夷人的。
畢竟一切的戰爭,最終比拼的還是人的意志。
蝦夷人能夠列陣如山,直砍直刺,他們的戰鬥意志要強於東瀛人。
但此時,武士階層站了出來,他們取代了平安京貴族,成為倭國的武力擔當。
他們左手鐵炮,右手長槍,把日本劍聖的實力演繹的淋漓盡致。端的是能征善戰。
雖然武士劍聖不拿劍而是拿鐵炮,看起來十分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