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件本來知縣都已經判了,是宋提刑經過調查,推翻了知縣所審結果,重新進行公審。”

說話間,裡面就已經開審,一位年輕的官員站在臺下,義正言辭:“下官今年在審閱卷宗時,發現河間府肅寧縣吳家莊一名莊漢李術身亡,經肅寧知縣劉知縣審理,系自殺身亡。”

外面百姓激動的對趙桓說道:“這就是宋提刑,宋提刑為官清正,斷案如神,從擔任河間府的提刑官,已經破解上百莊疑難雜案。”

“這是我們為民做主的好官啊。據說他最仰慕的就是諸葛丞相,常言諸葛丞相的名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要是沒有宋提刑,這冤案怕是難以洗雪了。”

趙桓聞言,仔細地打量了一下這位年輕的提刑官,他戴著一副單鏡片無框的眼鏡,一身朱袍下文質彬彬,但正氣凜然。

眼鏡,大宋本來就有,時下稱之為靉靆,若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

所以這會兒這位宋提刑十分自然的扶了一下眼鏡,對主審的提刑司主官提點刑獄公事說道:“但據我所知,即便是在太上年間,賦稅沉重,莊漢自殺的案例也很少,沒有萬不得已,非死不可的遭遇,鮮聞有莊漢會去自殺。更何況我朝如今正逢盛世,農稅極輕,天下皆欲求盛世而享太平,已經幾乎不聞莊漢自殺之事。”

“下官閱覽案卷,發現並無記載自殺的詳細原因,於是便決定趁案發為時不久,重新加以審理。”

“下官曾開棺驗屍,發現死者腹部的傷口,進刀輕、出刀重,據仵作的說法,案發後,刀子在死者手上,但並非緊握,以此推斷,自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提點刑獄公事是司法界的行家了,聞言立即點了點頭,對其他人陪審官員解釋道:“若是自殺,不可能進刀輕、出刀重。這不符合人體的基本生理狀況。但相反,若是他殺,形勢就與此極為貼切。而且出刀重,說明殺人者與其有怨念,且殺人經驗豐富。”

“這基本上跟一個老實莊漢無法聯絡到一起。”

宋提刑繼續說道:“所以下官走訪過死者李術的鄰居、親友,發現了更加有利佐證。死者李術自殺半旬之前剛剛新婚,而且其妻子李王氏姿容秀麗,容貌過人,正是跪在躺下之女。”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就是大堂外的百姓也都嘖嘖稱歎。

“只看背影,就如此窈窕誘人,還新為人婦。老子就算是死也要做石榴裙下鬼!”

“這我見猶憐的模樣,哪個男人會自殺啊?如果一定要死,那我選擇死在她肚皮上。又快活又享受,不比拿刀捅自己更明智?”

良法不悖乎人情。

如果判案的結果跟樸素的大眾感情相違背,那一定是有人在作惡。

趙桓這個皇帝,也不相信,有人會在新婚半月之內自殺。

要知道當下不同於後世,新娘是三書六禮,明媚正娶回來的處子。

無數莊漢要直到洞房花燭才能體會到春宵一刻值千金。

不像後世,可能對新娘子都膩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