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滿剌加之外,大明的舊港宣慰司在南洋還有一座非常重要的軍鎮,那就是蘇門答臘。

這兩座軍鎮成為大明舊港宣慰司在南洋的軍事支柱。

趙桓下令樞密院守闕書令史把地圖推了過來,對岳飛問道:“舊港宣慰司也不唯考慮經濟,軍事意義也非常重要。樞密院對設定軍鎮有什麼看法?”

提及軍鎮,中原人的記憶不可避免地就想到了北魏地六鎮起義。

這場慘烈浩蕩的兵變起義,直接動搖了北魏的統治,給了王朝沉痛一擊。

所以對在南洋設定軍鎮,大宋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岳飛說道:“臣建議將軍鎮散開,不聚集在一處。南洋不同於北疆,其地廣萬里,而且各國武力相對孱弱。”

“相較於北疆的軍情,南洋需要的是部隊快速抵達,而不是合兵保證戰事勝利。”

隨後岳飛一指地圖,說道:“樞密院的意見是將軍鎮分別設定在麻剌加、蘇門答臘、爪哇、錫蘭和南毗。”

這幾個地方其實都是中原比較熟悉的南洋要地,前三個無需多說了,那就是管控南洋的戰略要地。

錫蘭就是斯里蘭卡,南毗後來又叫古裡國,是印地西側的最重要港口,與錫蘭正好一東一西卡住了印地的咽喉。

這五個軍鎮像珍珠一樣串在了絲綢之路上,海軍可以沿著熟悉的航線抵達任何一處。

在他們盡忠王事時,朝廷會透過海軍幾倍的增強他們對當地的影響力和輻射範圍。

但萬一他們發生兵變,則會被切斷航線,無法威脅中原。

趙桓看向船長們,問道:“這幾處地方卿等都去過嗎?”

韓穗一臉驕矜的表情,說道:“有些地方去過,有些地方我手下商隊去過。都是些落後蠻夷之地。”

趙桓靠在軟榻上,平靜的給出評價:“他們當然落後,不然王師也不會要進駐過去維持商路。朕想知道的是,當地風土人情如何?”

關於這個問題,韓穗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說道:“這大概要分兩個方面來講。”

趙桓在軟榻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笑著說道:“很好。朕有時間有耐心,沒有任何緊要瑣碎之事煩心,可以聽你詳細的掰碎了細說。”

韓穗說道:“這五個城市,都是中原耳熟能詳的地方。朝廷或許以為這裡風俗異態,不與華同。”

“但其實遠非如此簡單。當地的確是有規模龐大的藩邦之人,他們符合朝廷的印象。不通禮儀,使用胡語。這些人與中原有差距,但當地都在開設經史學院,番邦之人全力學習中原文化。”

“而且由於中原紡織業發達,又有服裝之美,各種精美服飾極大的衝擊了所有番邦的風俗。土司貴族、番邦豪強、大戶豪商、部落酋長都對精美舒適的華服趨之若鶩。”

“據臣走南闖北這麼多年經驗來看,大宋服飾在任何番邦當中都是高階、奢侈、優雅、高貴的存在。”

這一點殿內所有人都不禁頷首。

哪怕趙桓對此都毫不懷疑。

要知道從漢朝開始,匈奴人就迷戀中原的絲綢衣服。

絲綢的材質,是當下任何其他國家布匹都不能媲美的。

而壯錦、雲錦、宋錦更是高階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是時代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