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宋服衝擊(第2/2頁)
章節報錯
更關鍵的是,這種高階奢侈品,只有大宋能夠生產。
不論珍貴性、唯一性還是柔軟、精美等各個方面,都註定了大宋的綾羅綢緞是市面上高階的象徵。
但如果只是布匹精美的話,其實沒有辦法形成華服的推廣。
土司、番邦可以將布匹買回去製作成本民族特色的服飾,像南洋的蠻服、波斯的長袍、西方人的禮服。
所以必須有強大無比的軟實力。
而這一點,大宋恰恰處於巔峰。
大宋朝的美學,簡直是中原五千年之極致。
尤其大宋最流行的“極簡美學”,世所公認,領先世界千年。
宋瓷冰裂紋,趙桓每次看到都會有種美到驚心動魄的感覺,簡直是藝術的昇華,人間的美好,視覺的盛宴,哪怕千年後,對其複製、學習亦層出不窮。
宋服更是號稱“韻者,美之極”。以至於後世復刻了宋朝服飾的電視劇,掀起了千年後一個時代對宋朝美學的討論。
宋風雅韻,詩意書香,簡直美得如詩如畫。
大宋朝軍事實力如何先不提,那是皇帝膝蓋軟導致的,但文化軟實力真的是強到了極致。
所以後世評價:“諸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靖康年間,本就是大宋文化的巔峰,宋服發展到了極致,以恬靜之色,整體清淡、柔和、典雅,給人一種端莊之美。
而趙桓的穿越,使這種高雅文藝風氣沒有摧折,經過了建業年間盛世的不斷渲染,宋服徹底達到了亙古未有的地步。
必須要承認,所有文明對美學的審美都會相互借鑑的。
由於文明交流,大宋的許多審美中都借鑑了阿拉伯人那邊的某些符號。
汲取文明養分,從來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取其精華,是一個開放文明最自信的體現。
連阿拉伯人的美學都能影響大宋,就可以推斷出大宋的美學在向外交流中會怎樣影響其他民族。
說客氣點那是影響深遠。說的嚴謹一點,根本就是摧枯拉朽的衝擊了當地的一切民風民俗。
很多番邦直接就放棄了自己的本民族服飾,全民都趨之若鶩的換上了大宋服飾。
這一幕曾經在遼朝、在金朝、在高麗、在越南大範圍的上演過一次,他們都是在與大宋的交流中逐漸一批一批的遺棄了自己本民族的服飾。
這也是不是什麼強制性的事情,就是百姓覺得鄰居穿上了美麗的宋制華服,再看看自己身上醜陋的服飾,下一次扯布裁衣時,就換上了宋制服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四海六合八荒都貫之皆準的道理。
所以曾經在中原周圍發生的一幕迅速跟隨著大宋影響力的增強,向外圍繼續擴散。
這導致很多番邦境內,百姓穿著打扮跟中原完全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