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滿朝公卿,岳飛重重點頭,說道:“沒錯,此次的後勤供給主要出自印地。”

他來了!

他來了!

趙桓欣慰的一笑,帝國統治王冠上的明珠,他的宿命來了!

在死光最後一個印地人之前,我大宋帝國絕不屈服。

岳飛向眾人說道:“此次戰事,印地會提供兩個方面的後勤保證,其一是各藩國都將徵召百姓,作為徭役、民夫,為大軍鋪路修橋,營建工事,運送糧草。”

趙桓點了點頭,印地人的戰鬥力,是差了點。

他也是不能明白,印地獨特的文明,大概從秦漢時期就跟中原有接觸了,這漫長的上千年裡,怎麼能這麼穩定的拉胯?

用他們打仗,是有些差強人意的。

但用他們作民夫、徭役,的確是非常適合。

畢竟他們人多,還主張不要反抗,追求來世。

至於怎麼用他們,岳飛說道:“鴻臚寺會向印地釋出一份命令,凡編戶在籍者,七戶出一丁,凡寺院、神廟,皆出青壯百人。”

這個決斷,引得殿內眾人一陣訝異。

前者中原很好理解,經歷了五代十國,七戶出一丁,這是亂世常態。

更極致的是女真人的勐安謀剋制度,戰時逢三抽一。

而且這些人要自備武器、戰馬、弓箭等各種作戰用品,當作專業士兵去作戰。

與中原這苛刻的條件相比,朝廷給印地的政策還是很寬容的,七戶出一丁,還不用籌備武器、戰馬什麼的,只要帶上衣服、盂、缽之類的生活用品就足夠了。

眾人不理解的是,後一條。

怎麼朝廷要讓當地的寺廟出這麼多人?

左相蘇遲驚訝的問道:“每間寺廟不論大小,皆出青壯百人,這是為何啊?”

岳飛說道:“為了賑濟當地百姓。關於每七戶出一丁,諸卿以為困難在何出?”

左都御史靠在椅子上,問道:“這有何難的?據老夫所知,印地人通常每戶都人口頗多,一家兄弟四五人非常普遍。朝廷寬濟至此,其應該感恩戴德!居然還敢妄言困難?真當王師動不得刀嗎?”

右相張浚咳了一聲,盯著他說道:“老夫聽說秦御史家財頗豐,家裡侍女、僕人近百人之多?”

左都御史彷彿被踩了尾巴得老鼠,頓時跳了起來,對趙桓保證道:“官家,臣向來為官清廉,這家財都是家妻帶來得嫁妝,有二十餘萬貫。”

趙桓看了他一眼,說道:“二十萬貫,可稱鉅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