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帝國統治的明珠(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總不能靠這些袖手談心性的腐儒,去冰天雪地談出一片土地,建起一座城池。
《論語》教得了他們心性,可沒教他們怎麼對抗嚴寒,怎麼發展文明。
這對儒家傳統學術的推廣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連最信任他們的皇子,都不倚靠他們治國,他們又怎麼自證有治國與發展的實力?
張浚很認真的說道:“秦王如今以務實之姿,率眾進入羅斯,必能有所建樹,在當地建立社稷,建起宗廟,開設祭祀。”
趙桓對此毫不懷疑,畢竟皇后可是賜給了他兩億貫錢!
真是大方的讓人心顫啊。
就算在太上時期的大宋盛世,這兩億錢也要整個國家一億兩千萬人口納稅三年。
要皇宮所有人,全國官員,數百萬軍隊都不吃不喝,才能攢下來這筆財富。
秦王帶著這麼多財富,如果還不能在當地立足,真的可以自絕於天下了。
所以趙桓說道:“秦王的事,事關戰場北面。這裡安穩了,戰事就更有把握。樞相繼續說一下後面的部署。”
岳飛立即向所有人繼續講解道:“等蒙古鐵騎進入波斯,這一帶擁有的軍隊就包括了王師六萬人,蒙古鐵騎兩萬人。再徵召清教徒兩萬人,規模就可超過十萬。”
張浚立即提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部隊規模誠然已經十分可觀,但這些人的後勤補給從何而來?”
“不要指望波斯都護府下面的藩國。按照我朝大軍的補給標準,榨乾波斯諸國,他們也無法提供。”
岳飛十分從容,顯然對這個問題胸有成竹,他手中長杆在地圖上劃過了一個漫長的距離,從地圖最北端,指到了最南端,說道:“這裡就是此次大軍遠征最重要的一環!堪稱我朝統治王冠上的明珠。”
所有人看向地圖的最南邊,齊聲問道:“印地?”
岳飛重重點頭,說道:“沒錯,印地諸國。”
他長杆在高原南部劃了一圈,說道:“印地尚未向我朝徹底臣服,但在印地的北部,最大的王朝,加色尼王朝在此前就已經率先臣服。”
“突厥人的入侵,又使得其附近一片邦國主動稱臣納貢,請我朝予以冊封,納入朝貢體系。”
關於有那些國家已經臣服,岳飛沒有跟大臣們詳說。
畢竟他總不能直言,突厥人兵鋒到了哪裡,哪裡的藩國就稱臣納貢了。
張浚問道:“嶽相公,為什麼目光千里迢迢的聚集到這裡?這裡有何不同?”
岳飛鄭重地說道:“這裡最大地不同便在於其地之富庶,每個藩國都擁有大量人口,以及非常豐盛地物資。”
“諸位公卿都是學貫古今,才高八斗。必定聽過前唐王玄策典故,其帶兵平滅印地,五百八十城邑直接臣服。一國國王饋軍便送牛馬三萬,以及弓、刀、寶纓絡無數。”
所有人都瞬間眼神一亮,紛紛猜到了岳飛地規劃部署,張浚關切地問道:“樞相,難道是?”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