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秦王西狩(第2/2頁)
章節報錯
岳飛走到地圖前,說道:“從高昌到波斯的這條補給線是臣親自設定的,極限狀態下可以維持四萬五千人的補給。但這不包括給這支部隊提供後勤補給的民夫。”
“這意味著我朝大軍四萬五千人可以無需民夫隨軍供應的情況下,依靠沿線堡壘的物資,快速機動到波斯都護府。”
朝廷公卿們都一臉嚴肅的看向地圖,都是久經官場的精英了,所有人都明白這種部署真正針對的是誰。
其目的正好與今日廷議的內容南轅北轍,針對的就是波斯都護府治下諸國。
一旦當地有叛亂,圍困中原在當地設定的堡壘,狼煙蜂起,半天之內就能從波斯傳到中原。
平叛大軍步騎萬人沿著這條補給線快速機動,可以馳援任何受到圍攻的堡壘,擊敗當地剛剛爆發的叛亂,誅殺叛王。
但這個快速機動的方案顯然不適合當下這種大規模的正面對壘,後勤補給必須有穩妥的供應保證。
岳飛手指地圖,說道:“臣建議中原王師出動四萬五千人,沿著這條補給線迅速抵達波斯都護府,匯聚當地一萬五千軍隊,前往耶路撒冷、阿勒頗、安條克一帶佈防。”
“王師六萬人已經足以穩定局勢,而為了給王師張翼,臣打算從這一帶抽調兩萬蒙古鐵騎。”
話畢,岳飛手中長杆指到地圖的北方。
所有人都看向了這個方向,正是高加索地區。
“蒙古鐵騎!”趙桓沉吟,問道:“他們在這裡的戰事還順利嗎?”
談到這個問題,屋內頓時噤聲,所有人眼觀鼻,鼻觀心,一幅老僧入定的模樣。
只有岳飛語氣鏗鏘,說道:“蒙古人已經在河中地區擊潰了基輔羅斯,正沿著高加索一帶追擊。他們是獨立作戰,所以沒給樞密院上交戰報。但算算時間,他們已經快要打穿這裡了。按官家部署,無論如何都該把他們召回了。”
趙桓看著地圖,不帶感情的說道:“基輔羅斯的戰鬥力看起來非常一般啊,這麼快就讓蒙古人擊退了。那就讓蒙古人回來吧,把基輔一帶交給大皇子。冊封其為秦王,命其就藩。”
秦王,不論如何在中原都是有個特殊意義的封號。
似乎秦這個字,就代表著赫赫武功。
給故太子這個封號不算是惡封,也蘊含著趙桓對他推行王化,開疆拓土的期望。
這片土地上的羅斯人,骨子裡就有著對土地的渴望,封其君為秦王,也算是與這種精神相得益彰了。
涉及到這方面,右相不得不站出來,主動說道:“秦王的兩千軍隊都已經招募完成,效彷東宮六率,都是全軍最精銳的退役士兵。因為是自願募兵,其家屬也會一同前往。算上秦王幕僚和儒家學者,動身前往基輔一帶的人員共計六千七百餘戶,四萬八千餘人。”
這個數字,讓趙桓略微驚訝,問道:“除了軍隊兩千戶,還有四千多戶的儒家願意跟隨秦王去就藩?”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