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距離已經夠蘇德打個來回了。

夠中世紀那些小國打穿整個歐陸,莽穿一個又一個的公國。

要知道一旦解決了後勤補給問題,哪怕在冷兵器時代,中原大軍在正面戰場上也是幾乎所向無敵的。

沒有人願意衝擊中原重步兵的堂堂之陣,正正之旗。

任何敵國都知道堅壁清野,繞過主力,襲擾中原大軍的糧道。

說來說去,就是是正面戰場上打不贏。

能打贏,誰願意把戰事僵持下去,肯定是一波衝上去打穿敵陣更具浪漫色彩。

唐徵高句麗的時候,安市城之戰,唐軍三萬五千人,高句麗軍十五萬人。

自以為有優勢的高句麗大軍覺得勝券在握,第一時間就放棄守城了,要出城擊敗唐軍,一戰決定勝負。

但結果直接被陣斬兩萬餘級,俘虜戰馬五萬多匹。

陣斬首級就高達兩萬,那沒統計到的死亡以及傷病至少得翻三倍。前前後後,一戰就損失了近十萬人。

這就是中原天朝在正面戰場上得絕對統治力。

甚至可以說,下南洋過程中,中原五百列陣的精銳重步兵就能滅掉一個小國。

再具有火槍之後,雙方戰力將會差距更大。

所以視察完全軍之後,趙桓對吳玠說道:“國家靡耗巨資打造這支無敵艦隊,希望的是你們能為國家開拓遠疆,揚我天威。卿等務必要盡忠王事,早傳功勳。”

維持兩百四十艘巨大戰艦,保持近二十萬規模的海軍,這是一件耗費極大的財政支出。

小書亭

即便大宋帝國要承擔這種巨大開銷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如果不能形成巨大的收益,帶來無與倫比的財富,那這帝國的無敵艦隊,就是一項沉重且無用的昂貴負擔。

但趙桓對這方面還算有信心,畢竟西班牙跟大英的無敵艦隊都換來了巨大的財富,來自世界各地的黃金、白銀、香料都源源不斷地流入他們國內。

只要大宋地艦隊能遍佈各大洋,勢必能助大宋掌握各處的海上要道和繁華商路。

而且這艦隊不僅能拿來統治海上霸權,更能用以滅國。

交趾就是趙桓選定的第一個目標。

吳玠鄭重的向趙桓行禮,說道:“臣必率王師掃平一切不服王命的地方強藩,執靜海軍節度使、交趾郡王返回中原,問罪於御前。”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朕等卿等早傳捷報。如今正是春季,刮東南風,卿等可以即刻出發了。有季風相助,艦隊可以直抵交趾的升龍城。徹底掃滅交趾叛逆,重設州縣于越南。”

“這一戰是檢驗海軍成果之戰,歷代滅越南無不收穫黃金數十萬斤,朕期望卿等能遠邁前朝。”

數十萬斤黃金也就是數百萬兩,這個數字雖然只是艦隊造價的十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但也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意味著海軍不再是隻維護航線,也能給朝廷帶來直接的受益了。

在吳玠鄭重承諾聲中,艦隊正式揚帆起航,向著遠洋航行而去,漫天帆影最終化為了天邊的一縷弧線,消失在視線的盡頭。

但所有人都清楚,這支海軍不會消失,下次歸來就會向整個天下傳來捷報,並帶回無與倫比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