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但願人長久(祝大家教師節、中秋節快樂)(第1/2頁)
章節報錯
送走了無敵的海軍艦隊,趙桓全身輕鬆的返回了蘇州城。
打算去蘇州城外的姑蘇歌舞劇院聽場歌舞。
這家歌舞劇院是大宋富商們修建的高階藝術以及娛樂場所,與民間的勾欄瓦舍無二。
畢竟高高在上的達官貴人、富豪顯貴們也有娛樂需求,但他們總不能鑽到集市的瓦舍裡看戲。
所以富豪們就把勾欄瓦舍建的豪華起來,設定了一處歌舞劇院專門供諸色伎藝演出雜劇及講史、諸宮調、傀儡戲等。
這方面蘇州之繁華為天下之最,士大夫必遊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
盛世的繁華下,大宋的文化也在突飛勐進的發展。
除了宋詞,雜劇、歌舞劇、宮調、說書等也大幅發展。
趙桓最喜歡的是其中的雜劇。
雖然名叫雜劇,但在大宋他是個專有名詞,特指一種表演形式。
如今最火的是溫州雜劇,他從南面溫州向北迅速流行起來。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完整的講了一個故事,同時揉入了舞蹈和音樂。
由於中原實在太過廣闊,戲班子有濃重的地方口音,又採用說唱的方式進行表演。
在最初聽劇時,趙桓的體驗感極差。
百花洲中首次雲集江南最頂級伎藝的演出時,唱到三分之一左右,趙桓就起身離去了。
留下臺上臺下無數官員、富商、藝妓們面面相覷,惶恐不已。
但中原集權體制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極大迎合天子的意志,當得知官家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表演什麼以後。
整個蘇州城的歌舞劇都迅速進行了調整,雜劇的表演形式進行了最快的轉變,全部採用雅音,也就是最官方的話音,同時更注重故事性。
這使得雜劇迅速獲得了趙桓的青睞,閒來無事,便去聽劇。
今天歌歌舞劇院表演的雜劇是《蛺蝶》,也就是梁祝。
這個從東晉開始的故事到大宋已經成為千古絕唱,堪稱東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天下有各種各樣版本的梁祝,不過這個《蛺蝶》版故事講述的最完整。
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故事性拉滿,最受痴男怨女的歡迎。
趙桓早就讓燕穎買好了票,打算去畫舫接上詩怡一起去看這場歌舞劇表演。
換上了便裝走在街頭,燕穎忍不住對趙桓問道:“公子,您跟詩怡小姐都認識三個多月了,您到底是怎麼想的啊?你們這關係不清不楚,到現在也沒定下來。”
“說是朋友也不像,說是卷侶又沒有明確。您就打算這樣一直含湖下去?”
趙桓澹澹一笑,說道:“急什麼?”
都說女人是男人自信心最大的源泉,征服過幾位天香國色後,趙桓也不是當初那個整天想著怎麼跟皇后開口同床共枕的初哥了。
所以他才有信心不用強也能拿下詩怡這位風華絕代的傾國佳人。
趙桓閒庭漫步的走著,對燕穎問道:“你說我現在去跟詩怡小姐說我喜歡她,請她跟我確定下關係,結為神仙卷侶,從此只羨鴛鴦不羨仙,她會答應嗎?”
“這……詩怡小姐的心意,我也不好揣測。你們相處了這麼久,我看她對公子也是有好感的,有一半機率會接受。”
趙桓笑著說道:“這麼長時間的接觸,帶著她體驗人間煙火,外出遊玩,只要我沒有差到惡劣,怎麼也是有幾分情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