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航向遠洋(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西北宋軍開疆拓土的同時,大宋東南也終於告別了歌舞昇平,氛圍轉入了肅殺。
蘇州的東南造船廠已經打造出了規模龐大的風帆戰列艦艦隊。
趙桓親自在長江口檢閱了帝國在火器時代的第一支海軍。
負責指揮這支艦隊的是大宋名將吳玠。
不得不說,宋軍真的是人才濟濟,北面有韓世忠統率靜塞鐵騎坐鎮邊疆,清掃蒙古。
西面有張憲、王伯龍率領十幾萬宋軍開疆拓土。
西南有劉錡鎮守隴右,平定吐蕃諸部。
東南有吳玠統領艦隊,準備遠征滅國。
派出了這麼多的名將,大宋中樞還是有著帝國最頂級的名將岳飛以及千古無二的軍事奇才虞允文。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的盛世穩如泰山,至少岳飛百年之前,大宋不可能出現任何變故。
而一個帝國的盛世持續近百年,國家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即便是趙桓都沒法想象。
如今帝國的對外開疆拓土顯然是盛世開始的標誌。
在蘇州城外的海軍艦隊中足足準備了兩百四十艘風帆戰列艦,四萬多名海軍將士雲集於甲板之上,接受當今天子的親自檢閱。
這還是除了神武右軍之外,大宋天子親自檢閱的第二支部隊。
所以艦隊之上,三軍士氣如虹,一隊隊戎裝整齊計程車兵列陣森嚴,赤紅的陣列布滿甲板。
在軍艦桅杆上,一面面大宋的朱旗迎風飄揚,整支艦隊軍容齊整,士氣奮發。
吳玠陪在趙桓身邊,向趙桓介紹道:“如今的建業級戰列艦每艘共搭載一百四十門火炮,可搭乘士兵、水手、醫生、工匠共計七百五十人。”
“這七百五十人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不需要執勤的海軍陸戰指揮、軍醫、火炮手。”
“以及需要輪替執勤的水手、軍事主官、海航士官以及維修工匠等。”
每艘軍艦一百四十門火炮,一個艦隊就是三萬三千六百多門火炮。
海軍果然是吞金獸啊。一支艦隊比兩支精銳野戰軍的火炮都要多出五倍。
但也正因為如此,這才是滅國的艦隊。
像這種艦隊就不是停留在近海沿岸作黃水海軍的。
他們建軍的那一刻就是為了統治海洋,征服遠藩。
像這種大型海軍戰艦基本上可以說是如今大宋唯一的需要保持全天候戰鬥能力的軍種,這到不是因為海戰戰鬥頻繁,而是因為海上氣候捉摸不定,且海上航行全憑人工,需要十二時辰的值班才能安全有效的伺候好這艘戰艦。
擁有了這種級別的全天候能力,就可以想象艦隊究竟能遠航多麼漫長的距離。
而且軍艦上不止有水手、士兵,還有大量軍醫、工匠。
可以說這就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堡壘,她集行進、宿營、後勤、補給、休整、進攻於一身。
極大的解決了中原大軍後勤補給方面的問題。
後勤的約束一直是中原自古以來所面臨的最大掣肘。
畢竟能佔的精華土地基本上都佔完了,要打別人,就動輒是數千裡的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