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東方金融中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崛起之後,別人再無路可走。
日不落帝國崛起之時,他的本土工業規模不足以碾壓全球,所以還有大量的挑戰者存在,不得不跟對手打兩次世界大戰。
而大宋就沒這個問題了,龐大的工業產能將獨佔全球大半。尤其版圖擴張,征服大量番邦,建立朝貢體系後。
這世界上就只剩下了兩個國家,一個叫大宋,一個叫外國。可怕的是,大宋在工業、財富、軍費佔比方面都要佔據大頭。
趙桓對胡銓說道:“漕運一直是我朝建國以來的驕傲,四通八達的水運網路溝通四方。只要太學研發的火車一天還未遍佈全國,蘇州一天就是溝通內外、四方的交通重鎮、工業中心、造船中心以及金融中心。”
前三項交通重鎮、工業中心、造船中心,胡銓不難理解,不謙虛的講,除了擁有特殊政治地位的東京,蘇州就是事實上的這三者中心。
只是金融中心這個詞,胡銓有些不能理解。問道:“官家何謂金融中心?”
趙桓說道:“卿應該向阿拉伯人學習一下更活泛的商業經驗。把銀行、契約、貸款、票據、股票、資本轉讓等靈活運用起來。”
“尤其股票,對卿而言並不難以理解,海上貿易興起,這是一條致富之路,不僅豪族可能出海,平民百姓也將有遠行之心,透過出海貿易,賺取財富。
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組建船隊,需要鉅額的資金,同時,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襲擊的風險。普通百姓甚至普通富商都很難能擁有這樣龐大的建隊資金,和這樣的風險承受能力。”
“卿可以推進股票制度,為百姓籌集遠航資本和分攤風險。即在每次出航之前,尋找資資金來源,並形成按份入股的形態。”
“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所出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這是股票的最初形態,但即便這種最初形態也誕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這種龐然大物。
在短暫的適應後,很快這些商人就會把資本、利潤留下經營,從而擴大規模,形成正式化的股份制公司。
趙桓信心滿滿的說道:“然後官府可以成立證券交易所,允許股票自由流通。蘇州將匯聚全天下的財富,帶動整個大宋的工業、商業發展。”
“當資金、財富、商品、船隊都在蘇州出發和匯聚,蘇州的造船業將會進一步昌盛。”
胡銓笑著說道:“臣明白了,這就類似於中原的幾人一同經營,分取盈利。只不過要設定官府寺監,公證其所佔股份票據的交易。”
股票,股份票據。恩,很合理。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大概形勢卿懂了即可。朕希望的是卿能將蘇州的對外貿易明珠地位發揮起來。將外部資源、糧食送上運河,運往中原四面八方。同時將中原的產出,透過蘇州賣往四海八荒。”
“卿不要讓朕失望,否則朕不得不考慮在秀州的上海務重設這一切。”
秀州就在蘇州東面。上海務更是與蘇州只有一江之隔。
趙桓之所以沒有選擇秀州,而是選擇了蘇州,最大的原因就是蘇州溝通著各大運河。在火車沒有興起之前,這是秀州完全無法媲美的優勢。
胡銓立即說道:“蘇州有地利、水利,更是我朝造船中心,紡織中心,與第一農業、工業及商業重鎮。臣有信心不負官家重託!必聚四方萬里之財,以輸中原。販天下之財貨,盈八荒之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