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東西方文明發展速度進一步拉大(第1/2頁)
章節報錯
火槍威力的關鍵在於什麼?
毋庸置疑在於火藥。
不用管火槍究竟是怎麼點燃,是用什麼作材質。
只要他足夠長(增加彈丸初速度)、不炸膛,火藥可以在裡面爆發,把鉛子彈出去,哪怕是根燒火棍的形狀,他也能爆發出最大的殺傷威力。
所以工匠們沒有特別在意火槍的構造,而是格外注重火藥。
所有人都束起火槍,從腰間拿起火藥罐,從槍口向裡面裝填火藥、鉛子。
而他們拿的火罐,著實震驚了趙桓。
因為趙桓從來沒關注過古今中外,士兵腰間的火藥罐究竟是什麼樣式,又如何防潮。
諸夏技術工匠的創造力著實是震驚了趙桓這個穿越者。
這些士兵的火罐全是牛角,沒錯耕牛頭上的角,然後工匠耐心的挖空了中間部位,外面加以活塞。
這種防潮手段,別說大雨能不能打溼火藥,就算是把這火藥罐扔進長江、黃河裡漂流,火藥都不會發潮。
岳飛在一旁看到也吸了口涼氣,感慨道:“御前軍器所,真是……真是財氣豪邁啊。”
簡直不敢想象,要為全軍所有將士一代代都配上這種牛角火藥罐要花費多少錢財,得屠殺幾百萬、幾千萬頭耕牛。
也就大宋數以億萬貫的軍費財政,才支撐的起這麼壕氣、任性的軍備方式。
說話間,前排工匠已經裝填好了彈藥,舉槍瞄準遠方。
滑膛槍精度什麼得就不用多想了,只要連綿成一排,把槍管裡的鉛子都打出去,命中全看天意。
但只要命中,別說西方的鎖子甲、大宋的步人甲,就算是把板甲搬過來,也完全沒有一絲效果。
火槍面前,輕甲一張紙,重甲紙對摺。
鉛子掃過,立即就能撕裂甲冑與肌肉,形成重度創傷。
“開火!”
一聲令下,所有工匠全部扣動扳機。
一瞬間如摯電光,驚電之轟,鉛子縱橫,碎甲紛飛。
圍觀的無數人本能的都捂住了耳朵,震驚的看著前方,煙霧繚繞的工匠佇列。
吳革連忙帶人擋在了趙桓身前,緊張的對沈耽問道:“這是出現事故了嗎?”
也不怪吳革和侍衛們緊張,往日裡他們見到的火藥,都是在敵陣中爆發,硝煙、火光都爆發在敵方周圍,原離己方陣線。
可是火槍方陣不同,硝煙全部瀰漫在自己所在的方陣中,以至於工匠們都被白色的濃煙所繚繞,不見其形。
沈耽立即解釋道:“發射正常。這煙霧只是火藥全部點燃時的正常現象。”
吳革這才稍稍放心,感慨道:“今日方知火藥居然還能這般用。這不是等同於火藥全部在自己手裡爆炸,然後將鉛子激射出去殺傷敵人?”
“理論上講,大概就是這般。”
趙桓看著遠方重新裝填的工匠們,由衷的感慨道:“這才是軍器之威啊,只二十人列隊射擊,就聲震天地,所向披靡。”
“如有兩千人、兩萬人當是如何壯景?”
隨著趙桓的話語,所有人都不禁暢想。
若宋軍大量裝備火槍,該是怎樣的狀態。
恐怕兩軍對壘,宋軍只要一輪齊射,響如雷鳴、火光四射、鉛子如電以,及瞬間倒下的一排排敵軍士兵,就能直接打崩對手前排方陣計程車氣。
尤其在開槍的瞬間,那連綿一片的響聲,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戰場統治力。
岳飛問道:“只是這麼多火藥在手中爆炸,會不會有危險?”
沈耽詳細介紹道:“每柄火槍上都有銘刻的工匠名字,如果火槍爆炸,其工匠立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