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東西方文明發展速度進一步拉大(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桓眉頭一簇,說道:“誰定的規矩?斬,斬,斬!當我大宋是暴秦嗎?”
“現在哪個工匠能保證他打磨的火槍不出任何問題?只要出問題就斬,你們御前軍器所的工匠一年後能夠留下多少?”
沈耽氣勢一滯,小聲說道:“此乃先賢法度……”
“朕不管什麼祖宗法度,不法度的。百姓作工匠,也是希望為朝廷盡心效力,沒有人想一開始就把火槍作炸裂。但技術所限,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每一把火槍都不存在一點隱患。”
“士民為國效力,結果毫不知情就被斬首,你是這百姓,你冤不冤?懷不懷怨恨?”
“遇事不想著如何解決,就想著如何嚴刑酷法,這是暴政、殆政。”
“朕希望你們不要閉門造車,多把工匠集結起來,探討怎麼提升工藝,怎麼改善水平。而不是一出錯了就把責任全推到底層一名工匠身上。”
“你殺了這名工匠,其他工匠就能保證製作的火槍毫無疏漏?”
沈耽被趙桓訓斥的滿頭大汗,連忙拱手應命:“臣一定盡心竭力,協調工匠與學者認真改進工藝,極力降低瑕疵。”
趙桓這才神態放緩,炸膛這種事,不要說現在,就算後世二戰後大機器生產都不可避免。
指望殺一個工匠,技術水準就突飛猛進,炸膛率驟然降低,那是異想天開。
趙桓吩咐道:“我朝士、醫、工、商、將、官都有等級制度。御前軍器所,多用品秩獎勵工匠,有功即賞,朕相信以諸夏之勤勞才智,必能極大改善火槍工藝。”
炸膛的問題,明末就解決了。明朝的工匠們有什麼特殊的科學理論嗎?
很顯然,可能他們的科學理論水平還不如當今大宋的工匠。
而且雙方還有一點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地方。
那就是等級地位。
大明是一個標準的農業化帝國,被儒家深刻統治,所以工匠的地位極低。
但在大宋不是!大宋的社會組織形式跟大明簡直有天地之差。更別提大清了。與大清最像的其實是兩千年前的秦漢。
差距首先就是大宋就沒有士農工商的排名。
商人、工匠、醫官的社會地位並不一定比官員低。
其次,大宋的社會組織形式與大明完全不同。
從未經歷過神州陸沉的大宋,繼承的是漢唐的百姓爵位制。
只是到了大宋,改成了官階品秩制度。
軍官、女官、太監、醫生、畫家、道士、和尚甚至隱士都有官方認可的等級制度。
以武官為例,他們有五十三級。醫官則有三十六級。
連寺廟、道廟、酒館都有自己的等階。
只要有辦法提升自己的等階,都無需向文官低頭。
尤其大宋進行選試製度改革後,大量計程車人、學子都是從低階文吏開始出仕。更加深了這種情況。
一間東京城的會仙正店掌櫃,其納捐提升的等級,完全無需用向低階文官低頭。
趙桓隨口說的八級工並不是一句空談。
認真提升工匠品質,保證其地位與財富,大宋工匠的心態、精神、地位、積極性都不是後世明清可以比的。
與范仲淹同朝的大宋士大夫甚至直言:“古有四民,曰士、曰農、曰工、曰商,士勤於學業,則可以取爵祿;農勤于田畝,則可以聚稼符穡;工勤於學業,則可以易衣食,商勤於貿易,則可以積財貨。此四者皆百姓之本業。”
這種把“士農工商”當做平等地位來看待的情況絕對是遠超時代的。絕不同於明清把工匠當賤籍管理的形勢。
所以趙桓堅信,大宋的科技發展環境絕對遠超明朝。保持這種制度,西方別說想追上東方了,不再被拉開千年的差距就謝天謝地了。
當下大宋本就是世界燈塔,領先西方數百,趙桓再次確保工匠的權益,強勢推動熱兵器發展,文明恐怕要領先西方近千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