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我者強,似我者死(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此前養十幾萬軍隊都是負重前行,這要是把軍隊再擴充三倍。三十萬大軍,簡直要壓垮金國的財政。
“所以臣以為這一仗,女真人不得不打。”
“雖然財政壓力巨大,但這對女真人而言卻算是最好的出路了。透過徵兵法案,將各族青壯精銳匯聚到軍中,防止他們在地方叛亂。”
“然後拼盡全力向外擴張,打贏了能極大緩解內部仇恨。打輸了,也能削弱敵對勢力實力,幫助女真人減輕內戰壓力。”
雖然感覺前途一片黑暗血腥,但趙桓也不得不認可張叔夜所言,這的確是女真人能找到的最好的出路了。
可一旦踏上某西斯主義,他們就必須要把國家財富的九成投入到軍事當中,不斷進行軍事擴張。
以軍事神話,與財富掠奪,來壓制自己國內的矛盾糾紛。
趙桓說道:“女真人很強大,而且殘忍嗜殺,劫掠成性,朕以為絕對不能讓他們肆意擴張,否則早晚必危害中原。必須要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且西夏乃我朝藩臣,於情於理,聖朝都不能坐視其被敵邦入侵。”
一個強大帝國是如何擔當起責任的,這方面大明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無比的印象。
日本入侵朝鮮,大明果斷出兵,將日本推下海。
這一點,讓趙桓尤其感觸深刻。
要知道明軍在朝鮮半島將日本推下海,那只是明朝萬曆三大徵之一。
在平推日本戰國武士的同時,明軍二十萬人還在西南平定土司楊應龍之亂。
不要覺得它叫土司,就真的很土。從唐代中期開始楊氏就在當地播州割據。釣魚城之戰,讓上帝折鞭的地方,他們就是守軍主力之一。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都拿他們沒辦法,最後南宋滅亡,才成功勸降他們。
到了明朝楊應龍時,楊氏已經在當地割據七百餘年。
而萬曆朝,卻無疑已經進入明朝晚期,但明軍依舊非常能打,不僅剿平了蒙古鐵騎都束手無策的播州土司,萬曆三大徵更全部以獲勝而告終。
雖然萬曆三大徵的內容,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但這恰恰正顯示了一個王朝武力的強盛。
在王朝漫長的歲月中,軍隊一直在四面八方作戰,而且一直取勝。
被屠滅的胡虜、叛逆不計其數,這些人甚至不值得被提及。
直到源源不斷地戰事中,某一次胡虜反敗為勝,那就是值得所有胡虜大書特書地英雄史詩。
趙桓覺得宋軍就應該向這個方向發展,戰鬥力貫徹始終,一直能夠維持大宋天朝上國地位置。
所以對這一場金與西夏地戰事,大宋必須要進行干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