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與外族勾結者,是最怕自己的靠山退出自己所在這片土地的。

趙懷恩威逼利誘無數同胞,才抱上了宋軍的大腿,迎來如今顯赫地位,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其他勢力壯大,將宋軍擠出高原。

在劉錡詢問之後,他果斷開口說道:“節帥,草頭韃靼易滅。整個高原都知道他們就在祁連山腳下一帶,沿著祁連山向西北進軍,甚至可能不用找就能碰到他們。王師兩萬步兵八千鐵騎,加上上萬胡騎相助,進攻一個遊牧部落,其易譬如翻手。”

“但邊廝波結不得不防,絕不能讓他們再得到黃頭回鶻的牧場。”

劉錡明知故問:“這是為何?”

趙懷恩十分嚴肅的說道:“節帥,邊廝波結他不是我們的人!他是吐蕃豪酋,手下有自己的部落、軍隊。從去歲冬天開始,就有一大批小部落酋長依附在他身邊。他在湟水以南的積石軍、廓州有大片牧場。”

“如果黃頭回鶻的牧場也成為他的勢力範圍。那他的部落將一躍超過黃頭回鶻,成為草原上勢力最廣闊的部落,威脅性要比黃頭回鶻以及草頭韃靼相加還要大。”

劉錡鄭重地點頭,終於問出關鍵:“那你以為應該如何防範?”

他明知故問,耐心應付,等的就是這個重點。

趙懷恩立即說道:“梁將軍他建議先進攻草頭韃靼,是要立功給東京看。大軍興師動眾攻上高原,卻經年沒有戰果,也沒有打通絲綢之路。軍中將領都急著立功表現,所以皆求必勝之戰。”

“但節帥總領隴右都護府千萬不能急,反而要慢。”

“要慢?”劉錡眉頭一簇,說道:“兵法言兵貴神速,出其不意。你這慢是何意?”

趙懷恩立即說道:“大軍攻破草頭韃靼,回鶻必定會緊張防備。可是回鶻人營中是沒有多少積蓄的,他們不似王師,可以不事生產,專心訓練,哪怕一直厲兵秣馬,嚴陣以待,也有源源不斷地糧草可以供應。”

“他們一日不放牧,就一日沒有羊奶可喝。一個月不放牧,整個部落都要面臨食不果腹地情況。”

劉錡微微點頭,問道:“你地意思是列陣不戰?消耗回鶻人實力?”

趙懷恩語氣堅決,說道:“節帥,我是吐蕃人,深刻了解高原部落地耐性。草原廣闊,地廣人稀,回鶻人控制地牧場多達數千裡。他們只要後退,並在後方放牧,消耗只能損害他們地實力,但無法根除他們地勢力。”

“要想解決一個部落,只有兩種方式。其一就是如大唐衛國公李靖一般,兵鋒凌厲,直插要害,將整個部落從貴族到牧民一網打盡,遷往內地。”

劉錡頷首認同,這也是中原王朝解決草原部落最常見地一種方式。透過凌厲地兵鋒,直接消減草原各部人口,為其減丁。

“那另一種方式是什麼?”

趙懷恩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那就是奪其牧場,生死之爭。勝者不僅獲得了牧場,還將其部落力量吸納,從而壯大自身勢力。”

“我認為大軍慢下來,回鶻人甚至可以不用王師征伐。”

劉錡大概猜到了他的意圖,問道:“你想將回鶻人的牧場劃給吐蕃人。讓吐蕃人去與回鶻相爭?”

趙懷恩說道:“我聽說在中原,歷史上有墾田令,只要百姓開墾了荒田,並耕種三年,這片良田就歸他所有。”